基于非接触监测的隧洞反演分析可行性探讨
【摘要】:本文根据全站仪非接触测量原理,分析了隧洞测点位移量测的三维误差计算式。随后对全站仪位移量测的误差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满足反演计算要求的量测误差判别式,并提出全站仪位移量测的可行性判别方法。最后通过算例给出了判定实际工程反演分析可行的设站及仪器的优选方式。分析结果认为目前全站仪的测量精度还只适用于洞室断面较大、总位移量较大的情况,对洞室反演计算的普遍适用还有一定距离。
|
|
|
|
1 |
王志亮,曹国金;某水厂输水隧洞围岩稳定分析[J];电力勘测;2001年02期 |
2 |
丁仁伟;周敏;邬建华;;南水北调西线达曲—泥曲段地应力场反演分析[J];人民黄河;2010年06期 |
3 |
王志亮,李筱艳,侯军玺;某隧道工程的参数反演及围岩稳定边界元分析[J];岩土工程技术;2001年03期 |
4 |
崔自治,马冬梅,徐改秀;土钉抗拔分析和参数反演[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5 |
邢振贤;赵玉青;刘利军;;碾压混凝土导温系数的反演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5期 |
6 |
全宗国;顾耀民;;基岩弹性模量有限元反演分析[J];人民黄河;2007年02期 |
7 |
杨林德,朱合华;地层三维粘弹性反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91年06期 |
8 |
莫海鸿;某地下厂房初始地应力场的反演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
9 |
田斌!建筑工程系;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反演分析新方法[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2000年02期 |
10 |
朱付广;王世杰;胡伟;张丞;钟英杰;费文平;;岩体初始地应力场的反演分析方法[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9期 |
11 |
何春保;沈建华;蔡健;陈存恩;;Duncan-Chang非线性地基模型的反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
12 |
荆岫岩,路振刚;混凝土坝分区反演分析的实际可行性[J];东北电力技术;1996年11期 |
13 |
张彬,王钊,彭亚明,彭良泉;三峡库区某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J];人民长江;2003年04期 |
14 |
盛金昌,速宝玉,詹美礼;三维天然渗流场反演分析及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
15 |
徐卫超;邓凤铭;李科;;隔河岩大坝混凝土弹性模量反演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6年06期 |
16 |
郑永来,王振宇,钟才根,杨林德;软基路堤填土施工期的稳定性反演分析[J];岩土力学;2002年02期 |
17 |
马震岳,金长宇,张运良;基于FLAC及神经网络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J];水电能源科学;2005年03期 |
18 |
张俊红;李世海;许利凯;胡涵;;海港码头大管桩力学特性的实验测试与反演研究[J];港工技术;2006年04期 |
19 |
陈樊建;朱岳明;;遗传算法在拱坝热学参数反演分析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20 |
李云;黄光明;朱国金;;碾压混凝土坝温度线膨胀系数反演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