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悬移质恢复饱和系数的探讨
【摘要】:作者利用概率论的方法,分析了分组沙的恢复饱和系数与混合沙的平均恢复饱和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分组沙的恢复饱和系数与混合沙的平均沉速成正比,与该粒径组泥沙的沉速成反比的初步结论。文中给出了一个计算分组沙恢复饱和系数的半理论半经验关系式,并与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
|
|
|
|
1 |
关业祥,王景新,荣丰涛,尹立生,王宏图;汾河水库及河道泥沙冲淤数学模型[J];水利学报;1992年01期 |
2 |
王普庆,杨文海,张永昌;沉沙池设计计算方法研究[J];人民黄河;1996年04期 |
3 |
韩其为,何明民;恢复饱和系数初步研究[J];泥沙研究;1997年03期 |
4 |
赵志贡,孙秋萍;恢复饱和系数α数学模型的建立[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5 |
渠时勤,黄中木;宽级配河床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的几个问题[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6 |
赵明登,李义天;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及工程应用问题探讨[J];泥沙研究;2002年01期 |
7 |
史传文,罗全胜;一维超饱和输沙法恢复饱和系数α的计算模型研究[J];泥沙研究;2003年01期 |
8 |
王新宏,曹如轩,沈晋;非均匀悬移质恢复饱和系数的探讨[J];水利学报;2003年03期 |
9 |
杨晋营;沉沙池超饱和输沙法恢复饱和系数研究[J];泥沙研究;2005年03期 |
10 |
黎运棻;沉沙池沿程分组悬移质含沙量变化的基本计算式及其α_i值[J];山西水利科技;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