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冲淤平衡稳定渠道设计法

沙玉清  
【摘要】: <正> 一、引言我国是世界上灌溉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巨大渠道系统,如四川的都江堰,甘肃宁夏的渠道,都有几千年的历史。就象比毂近代的陕西泾、洛、渭等渠,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这些渠道,经长期间的使用,渠道的纵横断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和当地的水文、土壤、地理、气象、生物等自然条件,密切结合;并且和农业耕作技术,以及用水管理等人为条件,也紧密联系。因此,总结这种稳定渠道的实践经验,从而探索其规律,对于指导当前生产,及在这一区域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红宾;王宏耀;冯宏现;;三门峡水利枢纽泥沙控制的探讨[J];人民珠江;2007年02期
2 于洋;沈英浩;徐岩;;泥沙淤积对水库的影响和防止淤积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4期
3 秦毅;陈杰;石宝;张静;;冲淤平衡状态下悬移质挟沙力级配的分析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于传见;黄世昌;姚炎明;唐子文;;上游建库引水对健跳港冲淤影响的经验预测[J];海洋学研究;2008年03期
5 袁吉栋;邢红芳;李彦军;王方勇;;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平衡时输沙水量变化规律研究[J];水力发电;2009年07期
6 熊国立;婉蜒型河道的河相关系[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95年02期
7 杨兴菊;虞邦义;赵凯;;淮河干流王家坝至正阳关段冲淤分析[J];江淮水利科技;2009年03期
8 彭涛;陈晓宏;陈志和;王高旭;杜建;;维持河口冲淤平衡洪水流量阈值研究[J];泥沙研究;2011年02期
9 申红彬;张小峰;严军;王艳华;;黄河下游河道断面宽深比对输沙能力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3期
10 沙玉清;;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J];泥沙研究;1956年02期
11 董耀华;;输沙量法与地形法估算河道冲淤量的对比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08期
12 李义天;冲淤平衡状态下床沙质级配初探[J];泥沙研究;1987年01期
13 黄岁梁;东洞延湖冲淤平衡水位初步分析[J];泥沙研究;1991年03期
14 熊国立;渭河下游蜿蜒型河道的河相关系[J];水利学报;1995年01期
15 申冠卿,李勇,岳德军,李小平;艾利河段泥沙输移特性及不淤临界含沙量探讨[J];人民黄河;2004年11期
16 郑金榜;;平海湾跨海管道海底区冲淤平衡稳定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年10期
17 韦春元,杜海元,索虎勤,仇建武,陈文涛;三门峡水利枢纽汛期排沙平水发电冲淤特性分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8 王斌;姚炎明;周大成;;某船舶修造工程对附近水域影响数值分析[J];水运工程;2011年03期
19 窦国仁,万声淦,陆长石;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泥沙淤积的试验研究[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5年04期
20 焦恩泽,张金良;三门峡水库建库前渭河下游淤积状况分析[J];人民黄河;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健;余欣;何宏谋;;沁河河口村水库泥沙问题初步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随继;方海燕;;黄河三角洲造陆面积与输沙量及河道演变关系探讨[A];海峡两岸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3 陈俊卿;杨金荣;蒋公社;薄其民;马光清;;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冲淤变化分析[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7[C];2007年
4 鄂尚发;吴建平;;引黄渠道冲淤计算中几个问题的讨论[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5 冯普林;曹如轩;邓贤艺;石长伟;杨武学;马雪妍;;稳定潼关高程的三门峡水库控制水位方案研究[A];黄河三门峡工程泥沙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克玉;;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对潼关高程的影响[A];黄河三门峡工程泥沙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建成;郭炜;陈义武;;汉江兴隆水利枢纽河段水沙特性变化及对河道演变影响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焦恩泽;张清;;水库调水调沙概论[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曹如轩;;潼关高程抬升原因及其对渭河下游的影响[A];黄河三门峡工程泥沙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润民;;三门峡建库前潼关河床冲淤规律分析[A];黄河三门峡工程泥沙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慧群;三峡水库挖粗沙减淤方式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涛;废弃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床变化水槽试验[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孙小军;浐灞河生态区橡胶坝库区泥沙冲淤演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3 夏双喜;河流型水库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勇;卵砾石河流稳定河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5 周永东;黄河三角洲强侵蚀海岸侵蚀过程及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桢;海岸工程作用下海床冲淤演变预测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童国庆;澳大利亚:泥沙“搭桥”变害为利[N];中国水利报;2006年
2 ;应用一等奖 新疆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泥沙专题研究项目[N];中国水利报;2010年
3 记者 欧阳新华;2009年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试验成功结束[N];黄河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