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堆石料的动力变形特性

沈珠江  徐刚  
【摘要】:本文介绍了新疆吉林台面板堆石坝堆石料的大型振动三轴试验结果,重点研究了堆石料的振动残余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堆石体具有相当大的体积收缩特性,如果在堆石坝的地震永久变形中无视这一点,将会带来不可允许的误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生水,沈珠江;钢筋混凝土面板坝的地震永久变形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90年03期
2 李宁;;郑西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变形特征[J];铁道标准设计;2007年S1期
3 李相然,张友全;滨海城市深基坑开挖变形特征及防治对策[J];地下空间;1998年04期
4 刘渭宁;;加筋土挡墙变形特征及原因的分析[J];青海交通科技;2006年02期
5 郅正华;赵华;;应用桩身应力观测资料分析推算桩身轴向变形的方法和实践[J];岩土工程界;2006年07期
6 韦时宏;廖义玲;秦刚;赵坤;;黔中地区红粘土的超固结性及低密实度和变形特征[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刘戈;章金钊;吴青柏;;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J];公路;2006年11期
8 欧进萍;匡亚川;;形状记忆合金增强弹性混凝土梁的变形特征[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9 张保军;李振作;程俊祥;邓邦龙;;茅坪与新滩滑坡体变形机理类比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1期
10 黄润秋;黄达;;卸荷条件下岩石变形特征及本构模型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5期
11 李永红;彭振斌;杨明;李俊;;三维锯齿型结构面直剪特性分析[J];科技导报;2009年11期
12 潘建平;;尾矿坝地震反应分析及抗震措施研究[J];矿冶工程;2009年05期
13 唐云;杨斌;李文旭;;北川县马家坡滑坡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03期
14 黄达;黄润秋;张永兴;;三峡工程大型浅埋地下厂房围岩变形特征及机理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02期
15 薛星桥;金枭豪;王刚;邓兵;;三峡库区塘角村1号滑坡变形特征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02期
16 康斌;黄国平;林枢;;安溪县古老滑坡特征及防治措施[J];江西有色金属;2010年01期
17 胡贺松;彭振斌;;全长黏结式锚杆拉拔性能数值分析[J];科技导报;2011年11期
18 李潘武,夏正中;采用粘弹塑性模型计算单桩沉降[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3年03期
19 程东幸,刘大安,丁恩保,陈卫红,潘炜,刘艳辉,郭华锋;反倾岩质边坡变形特征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以龙滩水电站工程边坡为例进行三维变形特征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20 李毅;黄仕俊;谢正明;廖建军;李仕胜;;云南龙马水电站溢洪道边坡失稳预报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晓;;红砂岩路堑边坡的病害浅析[A];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06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连广;王庆利;;钢与轻骨料砼连续组合梁变形滑移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3 彭荣;宋肖冰;;浅析吊钟坝滑坡群形成机制及变形特征[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双绪;张希;张四新;;昆仑山口西大地震前区域块体边界带垂直运动与变形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5 聂百胜;张翔;刘水文;刘芳彬;张世杰;;利用CT技术探测煤体瓦斯吸附特性的探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薛宗明;严捍东;黄亮亮;;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墙湿胀干缩研究[A];第三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方世虎;贾承造;宋岩;郭召杰;;准南前陆冲断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藏意义[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8 王庆华;谢惠民;李翔;姜海昌;戴福隆;;云纹干涉法研究多孔TiNi合金的变形特征[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杨杰华;李劲松;张萍;;南岭中段方解石的变形特征及其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3)[C];1988年
10 张丙印;介玉新;;垃圾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军;高土石坝地震变形分析与抗震安全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丁秀美;西南地区复杂环境下典型堆积(填)体斜坡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勇;武汉软粘土的变形特征与循环荷载动力响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4 王明罡;元素Re对单晶镍基合金TCP相形态及蠕变行为的影响[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5 朱志铎;粉土路基稳定理论与工程应用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刘飞;上海市地面沉降变形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7 张信贵;城市区域水土作用分析与土的结构强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8 柳群义;红层路堑边坡稳定性与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王曙光;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板式筏形基础基底反力及变形特征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2年
10 吴克新;青岛地铁交叠隧道施工力学响应与地面建筑变形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声平;高面板堆石坝非线性数值计算及地震响应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阿里木江;复杂地基上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性态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董宇婕;太湖地区泥盆系砂岩石英颗粒变形特征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张应龙;黄土地区密集建筑物群下地铁结构与周围土层的变形特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李静琪;深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静动力特性及坝基地震液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于宏;形变Fe-基合金的强韧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2年
7 赵泉华;栅格影像变形可视化与分块纠正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8 闫淑芳;Al-Si-Cu-Mg合金半固态变形特征及成形模拟的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年
9 周华龙;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宏杰;甘肃忠曲金矿软岩巷道变形机制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刘国荣;第一时期冲向地灾一线[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段金平;北京地勘局开展地面沉降专题研究[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3 张孟军;火星核心可能呈液态[N];科技日报;2005年
4 特约记者 曹菲;大陆科钻科学研究获八大成果[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5 欧阳宝塔 张新国;翟镇矿科技创新迈大步[N];中国矿业报;2005年
6 记者 刘如春 通讯员 吴挺雄;东莞:为滑坡隐患照“B超”[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汤璇通讯员 刘如春 吴挻雄;广东首次使用实时视频网络监测地质灾害点[N];广东建设报;2007年
8 曹菲;中国大陆科钻科学研究获重要成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9 杜恒瑞;翟镇矿 技工“显技”汾西紫金矿[N];经理日报;2006年
10 郭满良;一场两馆新意迭出[N];建筑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