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压力梯度对表面孤立突体消失空化的影响

J.W.霍尔  M.L.比勒特  M.塔达  D.R.斯廷布林  胡明龙  
【摘要】: <正> 为研究正向、零和逆向压力梯度下二维三角形和圆弧形突体在紊流边界层中的消失空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模型的粗糙高度(h)为0.025-0.762cm,相对高度(h/δ)为0.026—2.53。平均总含气量为3.8ppm,流速为9.1-18.3m′/s。试验表明,消失空化数(σ_α)与相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松;孙双科;夏庆福;柳海涛;;国外泄水建筑物掺气减蚀研究[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马吉明;逢阿强;郑双凌;;水电站斜卧式进水口的一些水力特性[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建军;裴桂红;薛强;;微流边界层对孔隙介质渗流的影响[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吴建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空化与空蚀问题及其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包芸;;交替分层法解决河口海岸三维z坐标水流模式底边界拟合问题[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6 杨米加;陈明雄;;单裂隙非牛顿流体渗流规律研究[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张旭;董志勇;吴一红;张东;朱芳;;泄洪洞过流壁面升坎流场的PIV剖析[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8 伍晓芳;闭贵宁;粱玉福;;大型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振动数值模拟及应用[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宋昉;吴建华;;门槽空化若干问题[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春华;王健;;改进的环保绞刀头对扩散的影响[A];机械疏浚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疏浚与吹填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与技术经验总结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雄波;挟沙水流数值模拟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夏勇;导流洞改建泄洪洞衔接段水力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黄远智;低渗透岩石非线性渗流机理与变渗透率数值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4 曹卫东;局部粗糙诱导三维边界层稳定性研究及剪切流中大涡结构的成因与演化[D];河海大学;2007年
5 李永健;空蚀发生过程中表面形貌作用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占梁梁;水力机械空化数值计算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郭志萍;不同半径掺气泡对空泡动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圻圻;三角形孔口多孔板水力空化发生器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2 俞小伟;掺气泡大小对空化区和空蚀区空泡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3 侯精明;溢洪道空化数计算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郭天宇;水轮机空化监测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杨涛;挑流、底流联合消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于野;溢洪道掺气设施体型的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廖书长;高比转速混流式水轮机低负荷运行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邓丽颖;复杂流动下泥沙起动机理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马斌良;数显式流量调节装置[D];新疆大学;2005年
10 杨琼;低渗透砂岩渗流特性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