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近十年来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综述

梅萍  林晓  
【摘要】:大学生信仰问题已经成为近十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着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我们就国内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中的大学生信仰状况、影响因素、途径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研究前景,以期推动我国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向深层次发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汪晓霞;陈勇;;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团学工作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2 张成良;;大学生形象上升还是下降 社会媒体应该检讨[J];公关世界;2009年12期
3 涂振;;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大学生的人生规划[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4 吴筱萌;谢赞;蒋静;;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5期
5 孙丽;;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J];中国人才;2011年14期
6 曹国华;;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应如何调整心态?[J];乡村科技;2010年04期
7 本刊编辑部;;学院奖:命题企业品牌传播的战略选择[J];广告人;2011年07期
8 杨玉翠;;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9 左凯旋;单亚;;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大学生朋辈教育[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赵婕;;消费行为视角下的大学生低碳意识[J];华章;2011年16期
11 崔洪菊;张英魁;;当前大学生政治心理状况及其养成机制的完善[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2 李斌;王硕;;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13 于晓欢;李琳;;论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学生干部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14 邹瑄;邹艳锋;;当代大学生兼职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江苏淮安高校大学生为例[J];理论观察;2011年03期
15 钟丽霞;谢婕;高勇;;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心理特点分析与培养教育研究[J];大家;2011年17期
16 严秋菊;;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8期
17 邵雪霏;杨洋;;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现状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1期
18 王婕;;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再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年09期
19 杨琳;;微博兴起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文教资料;2011年26期
20 陈捷;;试论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刚;;贵阳市大学生群体公德状况调查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彭学君;李志祥;;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高校学生群体危机决策研究[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魏红英;;我国大学生群体失业预警机制浅析[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韩德华;魏红英;;我国大学生群体失业预警机制浅析[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冯宁;;农村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郑彩莲;;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发展的若干思考[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吕晨飞;;当代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8 王学峰;;谈思想政治视角下的大学生消费教育[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胜;;广东大学生价值观与消费行为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梁丽娟;;和谐人格视野下的大学生情商教育创新机制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茅海燕;当代大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研究: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考察[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晓燕;“偏离”与“重构”[D];上海大学;2008年
3 郑素侠;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马冬卉;大学生多样性与教学针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黄国辅;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郑晓艳;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董宇艳;德育视阈下大学生情商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岳鹏;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晴;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莫诗浦;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建荣;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有序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蔡苏州;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周曦;SNS网站对于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关系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6 朱茵;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消费文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张亚楠;长春地区大学生地域刻板印象与择业意向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杨卫芹;大学生管理伦理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唐国战;大学生生活方式及其引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涂庆皓;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消费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YMG记者 李少鹏 通讯员 刘海军;为大学生群体开展母教培训[N];烟台日报;2010年
2 李斌、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呈现四大特性[N];人民日报;2005年
3 李斌 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呈现四大特性[N];中国社会报;2005年
4 李斌 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四大特性引人忧[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闫盛霆 张希栋 杨永刚;淄川区生源高校毕业生九成就业[N];淄博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刘雅玲;设置基金鼓励青年创业[N];珠海特区报;2009年
7 特派记者 黄晓华;保障和促进我国女大学生就业[N];海南日报;2010年
8 欧恩懿;“最牛”来自于简朴[N];辽宁日报;2010年
9 华东师大亚欧研究中心研究员 余南平;阻却大学生滑向“幻灭的一代”[N];社会科学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徐春林;特许展开辟大学生创业新路径[N];国际商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