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质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再认识
【摘要】:以大庆、大港、长庆等油田的储集层岩石和流体为模拟对象,探讨了非均质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和技术途径,通过对比"等黏度"和"等浓度"条件下普通聚合物溶液、甘油、"片-网"结构聚合物溶液和非均相弱凝胶等的驱油效果,论证了聚合物类驱油剂黏度与驱油效果间的关系,提出了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方法。研究表明,聚合物在多孔介质内因滞留作用进而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是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主要机理,而聚合物类驱油剂黏度与驱油效果不存在正相关性,具有"片-网"结构的聚合物虽然增黏能力较强,但与储集层岩石孔喉结构的配伍性较差,其可注入性和抗剪切性较差;非均相弱凝胶体系在多孔介质内具有较强的吸附、捕集作用,容易在储集层岩石孔隙内滞留,在高渗透层(区域)能够建立有效的渗流阻力,与具有"等黏度"或"等浓度"的聚合物溶液相比,扩大波及体积能力更强;长时间注入聚合物类驱油剂,势必会导致吸液剖面反转,大大降低聚合物驱开发效果,采用"高滞留"与"低滞留或不滞留"驱油剂交替注入,可进一步改善聚合物类驱油剂驱油效果。图5表4参29
|
|
|
|
1 |
冯欣;;聚合物驱油动态特征与驱油效果影响因素[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1年10期 |
2 |
张贤松;谢晓庆;康晓东;陈冠中;林春阳;;非均质油藏聚合物驱注入参数优化方法与应用[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8年04期 |
3 |
薛家锋,宋考平,程百利,刘庆红;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值的模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4 |
李成华;张洋洋;;井下聚合物溶液机械降解数值模拟研究[J];价值工程;2016年33期 |
5 |
岳静;;高盐高钙镁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年20期 |
6 |
卢祥国,高振环,闫文华;聚合物驱产出水回注驱油效果实验[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6年01期 |
7 |
祝仰文;;聚合物驱后石油磺酸盐体系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02期 |
8 |
严志虎;寇磊;姬洪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研究[J];辽宁化工;2010年09期 |
9 |
韩培慧;赵群;穆爽书;李治平;哈斯.巴特尔;;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途径的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5期 |
10 |
杨付林,杨希志,王德民,李君,刘洋;高质量浓度聚合物驱油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1 |
宋考平,杨二龙,王锦梅,隋新光;聚合物驱提高驱油效率机理及驱油效果分析[J];石油学报;2004年03期 |
12 |
李菲菲;;聚合物驱后油藏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先导试验研究[J];内江科技;2012年08期 |
13 |
李爱芬;衣艳静;陶军;;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方式实验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14 |
刘哲宇;李宜强;高文彬;薛新生;王姗姗;李骁煦;;纵向非均质油藏聚合物变阻力渗流规律实验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17年03期 |
15 |
高明;宋考平;叶银珠;姚再学;刘连福;;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高浓度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J];油田化学;2010年02期 |
16 |
苏孝博;;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与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1年01期 |
17 |
刘迪;;聚合物驱油后提高采收率优化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6年04期 |
18 |
杜晓娜;;水驱提高采收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