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杂地质条件气藏型储气库建库关键技术与实践
【摘要】:针对中国复杂地质条件和储气库周期性大流量强注强采交变载荷工况,建立了包括选址评价、指标设计、钻完井、地面工程、风险预警和评估等方面的气藏型储气库建库关键技术,并总结了矿场应用实效。建立了开发中后期构造破碎气藏建库选址圈闭密封性评价技术,提出了以非均质水侵储集层有效库容量设计为核心的建库关键指标设计方法,建立了适应超深超低压地层和交变载荷工况的安全钻井、高质量固井技术和高压大流量地面注采工程优化技术,实现了高压注气压缩机等储气库地面核心装备国产化,建立了储气库地下、地面全系统风险预警和评估技术。5项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新疆呼图壁等6座气藏型储气库群的选址、设计、建设和运行,方案设计主要指标与实际动态高度吻合,已建成调峰能力超过75.0×10~8 m~3,实现了建设和运行高效且零事故。
|
|
|
|
1 |
吴建发;钟兵;罗涛;;国内外储气库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油气储运;2007年04期 |
2 |
李果;梁光川;尹平;谢云杰;;储气库的储量估算[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3 |
天工;;国家储气库已选定11个地点[J];天然气工业;2010年12期 |
4 |
朱荣强;;天然气储气库储气规模的确定[J];山东化工;2013年01期 |
5 |
;我国最大天然气储气库投产[J];供热制冷;2013年08期 |
6 |
尹虎琛;陈军斌;兰义飞;刘志军;;北美典型储气库的技术发展现状与启示[J];油气储运;2013年08期 |
7 |
;我国最大天然气储气库投产[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3年05期 |
8 |
张旭;;储气库火炬装置系统设计[J];化工管理;2013年22期 |
9 |
孙伯英;;世界上最深最大的水层储气库[J];天然气工业;1984年04期 |
10 |
王颂秋;多孔性储气库储气压力的探讨[J];煤气与热力;1996年05期 |
11 |
武魏楠;;中国储气库的急与慢[J];能源;2013年11期 |
12 |
李玥洋;田园媛;曹鹏;贾虎;张成;;储气库建设条件筛选与优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
13 |
沙宗伦,方凌云,方亮,舒萍;大庆喇嘛甸地下天然气储气库开发技术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1年05期 |
14 |
D.B.Bennion
,李卫庆,张之文,杨国亭,孟剑;选择废弃气藏作储气库应考虑的几个因素[J];国外油田工程;2002年10期 |
15 |
万玉金;在盐层中建设储气库的形状控制机理[J];天然气工业;2004年09期 |
16 |
曾顺鹏,陈洁,杨秀文,谭险峰;高含水油藏建库储气机理的实验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7 |
高发连;舒霞;;储气库库容的估算方法[J];油气储运;2005年12期 |
18 |
班凡生;高树生;单文文;;岩盐品位对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的影响[J];天然气工业;2006年04期 |
19 |
尹雪英;杨春和;陈剑文;;金坛盐矿老腔储气库长期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06年06期 |
20 |
班凡生;高树生;单文文;;夹层对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的影响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