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断裂分析

姚宗惠  张明山  曾令邦  王润生  何天翼  
【摘要】:长期以来 ,多数研究者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为稳定的克拉通盆地 ,盆地内部不发育断裂。但近年在新采集、处理的地震剖面上陆续发现了盆地北部存在着断距约 40~ 2 40m的断层 ,总体上看 ,从天环向斜北部到苏里格庙、乌审召、东胜一带为北东向断裂多发带。这些断层以断开奥陶系风化壳、太原组和山西组煤层等地震反射层波组为主 ,通常组成单向逆冲断层、对冲断凹型、背冲断垒型和先逆后正反转型等几种断层类型。这些断层是鄂尔多斯盆地在燕山运动中、晚期受到周边构造单元强烈挤压所形成的 ,也是由克拉通盆地向前陆盆地转化的伴生产物。图 1参 10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珍汉;赵立国;叶培盛;胡道功;周春景;;青藏高原中段渐新世逆冲推覆构造[J];中国地质;2011年03期
2 吴珍汉;叶培盛;胡道功;陆露;;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南部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系统[J];地质通报;2011年07期
3 范文贵;鲍威;宁显周;;关于某铅锌矿矿床构造特征、成矿及控矿因素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4 钱俊锋;李平;钱树根;陈汉林;程晓敢;;西昆仑帕米尔逆掩推覆带结构分析[J];科技通报;2011年04期
5 王平;邹德江;武新民;;缅甸伊洛瓦底盆地油气地质特征[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8期
6 由成才;肖文华;方晨;;酒泉盆地青西凹陷构造特征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9期
7 边海光;李本亮;靳久强;田继强;陈竹新;管树巍;;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中段三维变换构造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4期
8 范育敏;;安徽宿州市任楼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分析[J];能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9 苏雪波;;龙门山前中部的构造发育情况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7期
10 魏云杰;鲍艳;李战鲁;;彭州市干溪沟流域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成因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11 龙康;;浅析潘二矿1811(1)工作面地质构造及层位探控工作[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12 杨长清;刘树根;于福生;;龙门山中段山前带构造变形历史与物理模拟[J];矿物岩石;2011年02期
13 钟和清;朱炎铭;陈尚斌;邹明俊;张建胜;;辽宁红阳煤田控煤构造与深部煤炭资源潜力[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1年04期
14 许欢;柳永清;刘燕学;旷红伟;;阴山—燕山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土城子组地层、沉积特征及盆地构造属性分析[J];地学前缘;2011年04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飞;赵德锋;;重庆三汇矿区构造应力集中区初探[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2 赵德锋;毛飞;;重庆三汇矿区构造应力集中区初探[A];基于瓦斯地质的煤矿瓦斯防治技术[C];2009年
3 丁道桂;;扬子板内递进变形——南方构造问题之二[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4 王大伟;吴时国;;南海西北陆坡深水块体搬运体系3D地震特征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5 孙竞雄;韦国钧;;江苏西南部茅山推覆构造的基本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9)[C];1985年
6 李德威;;藏南幔源岩石的塑性变形及上地幔流变特征[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7 石绍清;张伯南;;喜马拉雅中段的南北向褶皱构造[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9)[C];1985年
8 董茂兴;车树政;沈振魁;;皖南铜山矿区构造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9)[C];1985年
9 高锐;管烨;孟令顺;;喜马拉雅-西藏南部地壳密度结构变化[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汤良杰;贾承造;皮学军;陈书平;王子煜;谢会文;;库车前陆褶皱带盐相关构造样式[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浩;洛伊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7年
2 叶培盛;拉萨地块中部蛇绿岩与逆冲推覆构造[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4年
3 何保;浑江煤田推覆构造特征、演化及找煤远景区预测[D];东北大学 ;2010年
4 胡召齐;上扬子地区北部构造演化与热年代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黎敦朋;青藏高原西北缘上新世—早更新世构造变形与高原隆升[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6 于俊峰;济阳坳陷中生代断层活动及油气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7 刘健;燕山褶断带东段承德盆地及邻区燕山期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8 郑冰;中扬子区多源、多期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召林;三江北段玉树地区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10 陈志勇;内蒙古固阳-满都拉地区中元古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家栩;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构造控矿与成矿规律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2 王骞;漠河盆地西部构造特征的地球物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皇力伟;内蒙古大青山逆冲推覆构造流体作用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4 肖伟峰;辽西南部侏罗纪逆冲推覆构造变形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蒋荣宝;柴达木盆地东南缘热年代学与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6 吴建勇;花岗岩体的冲断变形[D];浙江大学;2006年
7 李丽;柴西狮子沟地区新生代构造特征[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8 王丽娜;东海玉泉构造带及其邻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浩然;内蒙古大青山东段逆冲推覆构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朱卫平;内蒙古中部白音希勒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莉;这次地震就像“在绸布店扯布”[N];科技日报;2008年
2 山西省211地质队退休职工老地质工程师 付宗昌;山西:许多找矿问题待解答[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3 华文;外国专家分析汶川大地震成因[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程晖;北川原址不适合重建家园[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5 陈立希;智利强震“撕裂”海底约400公里[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特约记者 白文起 通讯员 周正茂 郑小兰;城巴断裂带造就大巴山丰富矿藏[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霞;震级高缘何损失小[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