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渤海湾地区高粘重质油藏的形成与分布

牛嘉玉  童晓光  胡见义  
【摘要】:本文从流体力学和表面化学的角度,结合石油稠变特征以及凹陷的地质特征,探讨了高粘重质油藏的形成机制;对该区主要凹陷的重质油成因、主要稠变时期和重质油藏圈闭成因类型与分布作了系统研究;最后,论述了渤海湾地区各类高粘重质油藏在箕状凹陷内的分布规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1976年02期
2 马锡年,李全生,沈万仁,张秀莲,何丽娟;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砷与铁、铝、锰等元素的关系[J];海洋与湖沼;1984年05期
3 张风娟;陈凤新;李翠兰;;渤海湾盐生植物区系的初步调查[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杨占国;;关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渤海湾蓝蛤资源的建议[J];河北渔业;2006年10期
5 孟庆恒;张皓;张晶;;渤海驴驹河水域海洋真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顾伯冲;;1292年,渤海湾的那场飓风[J];视野;2011年15期
7 郑丽娜;靳军;;基层台站关于温带气旋诱发风暴潮的预报与检验[J];海洋预报;2009年01期
8 毛天宇;戴明新;彭士涛;李广楼;;近10年渤海湾重金属(Cu,Zn,Pb,Cd,Hg)污染时空变化趋势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9 陈甫华,王世柏,金朝晖,王雁飞,刘秀茹,哈伦,杨克莲,刘英华;汞在渤海湾近海表层海水和底质中的含量分布及在两者间迁移的初步探讨[J];海洋环境科学;1984年02期
10 李淑媛,郝静;渤海湾及其附近海域沉积物中Cu,Pb,Zn,Cd环境背景值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2年01期
11 陈国华,季荣,谢式南,张力军;黄河口及渤海湾海水的密度[J];海洋与湖沼;1993年02期
12 谯汉生;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现状与前景[J];中国石油勘探;1999年01期
13 陈波,田东恩,李西爱;渤海湾盆地低凸起仍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J];中国石油勘探;2000年04期
14 蒋红;崔毅;陈碧鹃;陈聚法;宋云利;;渤海近20年来营养盐变化趋势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5年06期
15 房恩军;李文抗;陈卫;王麒麟;;渤海湾天津近海海域赤潮发生及防范措施[J];现代渔业信息;2006年02期
16 穆迪;袁德奎;陶建华;;地理信息系统在渤海湾水体富营养化研究中的应用[J];海洋技术;2006年01期
17 赵志梅;秦延文;;渤海湾表层沉积物磷形态分析[J];海洋技术;2006年04期
18 赵振良;孙桂清;郭金龙;赵海涛;方笑;穆珂馨;李聪明;;2006年渤海湾近岸渔业资源调查与分析[J];河北渔业;2008年03期
19 一辉;;渤海湾还能活多久[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05期
20 李春花;刘煜;白珊;李宝辉;张启文;唐茂宁;;2007~2008年冬季渤海海冰数值预报[J];海洋预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书亮;何汉漪;;中深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湾的应用[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郑丽娜;靳军;;温带气旋诱发渤海湾风暴潮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卢镕;;在渤海湾设置单浮标航线的方案[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4 王泰;黄俊;胡洪营;余刚;李发生;;海河与渤海湾沉积物中PCBs和OCPs污染特征分析[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7暨第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乔延龙;宋文平;贾磊;;渤海湾实施浅海人工鱼礁的可行性研究[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郑丽娜;靳军;夏金鼎;孟伟;;基层台站关于温带气旋诱发风暴潮的预报与检验[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乔延龙;宋文平;李文抗;贾磊;;渤海湾渔业资源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制约因素[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钟立勋;文宝萍;;渤海湾及其沿岸的地质灾害与对策[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9 石洪英;;渤海湾人工航槽航道冬季航标配布相关问题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内河航标学组联合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10 刘阳;雷进宇;张瑜;张正旺;;渤海湾地区遗鸥的数量、分布和种群结构[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华义;微波对高粘高凝原油作用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2 丁圣;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鞠莲;一般非线性河口和近海中的环流与长期输运问题的研究及其初步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张培玉;渤海湾近岸海域底栖动物生态学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毛新燕;渤海盐度的拉格朗日潮际输运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陈涛;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结构与输导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孙永壮;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斜坡层序地层与地层油气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8 刘建国;全新世渤海泥质区的沉积物物质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9 孙培艳;渤海富营养化变化特征及生态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孙健;海湾、近岸海域水交换研究的关联矩阵方法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登山;活血益脉胶囊治疗高粘血症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何磊;海湾水交换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李昕;渤海湾客滚船航行安全评价——启航安全评价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4 苏晨;渤海湾客滚船风浪中航行安全性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5 齐凤霞;渤海典型海岸带(天津海域)水质与底质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6 江志华;渤海典型海域重金属络合容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赵志梅;渤海湾沉积物磷形态及营养盐在沉积物—水界面交换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管越强;渤海湾海丰盐场卤虫的生活史和种群动态[D];河北大学;2000年
9 郑健;渤海湾客滚船在特殊条件下的操纵与航法[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10 王悦;M_2分潮潮流作用下渤海湾物理自净能力与环境容量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 魏巍;“渤海银珠”轮首航[N];中国水运报;2007年
2 延龄;黑向红的蜕变[N];现代物流报;2008年
3 安蓓张艺;中海油在渤海湾发现新油气[N];中国企业报;2008年
4 记者 费伟伟;渤海湾将又现一高产油井[N];市场报;2005年
5 潘杰;渤海湾发现10亿吨大油田[N];中国化工报;2007年
6 记者  李红茹;李盛霖视察渤海湾水上安全[N];中国交通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姗姗 特约记者 夏羽 通讯员 申永胜;安全工作必须百分之百做到位[N];中国交通报;2006年
8 王芳;渤海湾客滚运输脱胎换骨[N];中国交通报;2007年
9 早报记者 陈其珏;“渤海湾可能还有更大油田”[N];东方早报;2007年
10 记者  林英 通讯员  向畅;生态修复见成效 对虾重现渤海湾[N];光明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