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中国有企业的性质——兼论非生产性资产的剥离

管理年  
【摘要】: <正>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国有企业到底是什么? 1.科斯关于企业本质的一般理论与几个基本假定关于“企业的本质”,科斯给出如下命题: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而又可相互取代的交易体制。市场上的交易由价格机制来协调,企业的存在是将原来属于市场的交易“内化”了。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决定企业的存在,企业和市场分界的唯一变数。企业通过“内化”市场交易而减少交易费用,假如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贺若先;;中国国有经济地位的变迁及其效率分析[J];学习与探索;1992年06期
2 蒋伏心,周春平;交易费用视角的政府行为——以温州模式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6期
3 管理年;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性质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兼论非生产性资产的剥离[J];经济问题;1995年09期
4 黄范章;;也谈“中策”现象 兼论利用外资的新形式[J];中国国情国力;1994年11期
5 李希;;艰难与希望——中国国企改革三十年[J];黄埔;2008年04期
6 张维迎;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J];金融研究;1996年10期
7 杜莹芬;中国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J];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88期
8 张军;;转轨中的国企改革和银企关系[J];世纪论评;1997年Z1期
9 李君甫;;国有企业的新文化运动[J];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07期
10 袁绪程;关于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J];改革与战略;1994年06期
11 鲁冠球;中国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管理现状[J];中外管理导报;1995年04期
12 丁冰茜;;田武英改制足音[J];印刷经理人;2004年02期
13 张炎炎;;最佳雇主或企业地狱[J];走向世界;2008年08期
14 华强森;;麦肯锡:重新评估中国国有企业[J];商务周刊;2008年Z2期
15 鲁旭东;;大举南进——中国国有企业与香港的未来[J];中国国情国力;1996年01期
16 邢俊芳;中国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8年06期
17 邵宁;中国国有企业突破世界级企业的瓶颈[J];中国企业家;2004年14期
18 严若森;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改革深化的主要现实障碍分析[J];江海学刊;2005年02期
19 安林;;国企董事会改革的目标与现实难题[J];上海国资;2011年02期
20 黄越;姜金曦;;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相关博弈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科斯定理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的应用[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2 吴燕飞;;从传统中间商到直销的交易费用新解[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桂林;焦跃辉;;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的实施[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4 罗进华;;论降低交易费用对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意义[A];“2003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明勇;;信息费用、交易费用、时间价值[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炳润;;对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机制的认识[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7 杜军;乔木;;第五十五章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再定位[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8 马中东;;基于分工视角的制度变迁和产业集群演化[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唐绍欣;王小丽;;非正式制度安排与民间的特殊婚姻习惯[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关鑫;高闯;;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机理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少新;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制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2 林丽华;独联体演进态势的交易成本视角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3 姜琳;面向工程建设项目业主决策的交易费用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宋亦平;分工、协作和企业演进[D];复旦大学;2003年
5 马彦丽;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解析[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李士忠;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群[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希;国有企业改革与最优产权安排[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沈际勇;水库移民补偿合约的理论[D];清华大学;2009年
9 程文;基于模块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演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涂锦;B2B网络协调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卫凤;我国动态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贾宁;中国国有企业对澳矿业投资的政治风险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3 林清育;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4 彭琛;我国公立大学产权不清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谭少成;基于社会资本视野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许陈生;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7 李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根源初探[D];西北大学;2002年
8 戴欣平;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9 聂辉华;企业:一种人力资本使用权交易的粘性组织[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任晓娜;我国国际贸易中应用电子商务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隽文;央企分红:机制远比缴纳比例重重要[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嘉宾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 傅成玉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乐江 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 肖亚庆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纪昌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 杨凯生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张维迎 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兼管理咨询总经理 王波 主持 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兼首席评论员 阮次山;中国大企业的责任[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瞿剑;未来五年央企发展“更高、更快、更强”[N];科技日报;2008年
4 宏观经济分析师 刘涛;央企海外投机巨亏是一连串制度事件[N];东方早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胡敬艳李新;始于10%、5%:国企分红探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许青安;国企红利应该全民分享[N];证券时报;2007年
7 陈达;加速吸引中国国有企业伦敦上市[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赵长清;利益整合: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新视角[N];学习时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牛建宏;国企壮大助推国家实力提升[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刘国胜;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和意义[N];解放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