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新时代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的走向

孙健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要完善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应从树立理念、推进路径、构建制度三个方面着手。要以立德树人为评价基准,把握应用型院校教育评价实质;以培养应用能力为评价导向、系统实施人才培养评价改革;以针对现状为评价依据、完善应用型人才评价的体制机制。在评价实践中,以破除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传统评价体系为抓手,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践行地方大学的育人使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金爱卿;;浅析科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就业与保障;2020年07期
2 陈娜日苏;;日本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对我国本科院校的启示——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J];就业与保障;2020年17期
3 周碧琼;;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湘南学院为例[J];科技资讯;2020年07期
4 陈炳;尹辉;巩学梅;;应用型本科高校“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年03期
5 史崇清;余桂林;程红;张迎红;程甦;;医教协同背景下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29期
6 孙晶;;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年10期
7 吴明明;;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7年20期
8 马青;龚雪飞;盖文燕;;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内涵的社会匹配性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7年06期
9 严雪晴;;创新驱动应用型本科院校标准化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以广东理工学院为例[J];中国储运;2017年06期
10 冯波;刘德坤;张宏艳;;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年23期
11 孙雪;徐杨;孙萍;;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J];文教资料;2020年23期
12 黄秀娟;黄慧;;新时代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体系构建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年03期
13 潘柏;王存;刘钦花;张守航;孙慧婷;;开放为基、导学为径、实践为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J];红河学院学报;2021年06期
14 陈宇;;基于胜任力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04期
15 刘卫东;余长春;;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生态系统属性及运行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12期
16 于凇波;吴娅平;田志远;;基于职业本科特点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初探——源自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的实践[J];高教学刊;2017年13期
17 赵雪红;;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22期
18 代术华;;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年08期
19 年庆婷;;浅析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J];现代职业教育;2019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石磊;;社会转型期应用型本科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摘要集[C];2014年
2 贺建秀;赵玉娟;;澳大利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启示[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二等奖论文集[C];2016年
3 张莹莹;;转型期新建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摘要集[C];2014年
4 张帆;张继河;;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万莲;;新形势下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A];安徽省旅游院校合作联盟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6 吕杰;段玉玺;;以优化课程体系为基础 提高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宋秉宏;刘晖;张炎;;本科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探索[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2018年
8 李国义;;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付家才;郭明良;;“本科”+“技师”+“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李利平;;高校出版类本科人才培养调研分析及改革建议[A];中国编辑研究(2012)[C];2014年
11 石磊;;社会转型期应用型本科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A];2015 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C];2015年
12 贾玉雯;刘爽英;;“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究[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3 张兰英;;如何有效保证新冠疫情期间口腔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探索与经验总结[A];2020 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疗服务分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20年
14 姜连梅;;企业需求导向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究[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2021年
15 蒋伶俐;郑金姣;;高素质技能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2021年
16 谢虞南;王萌婷;;“四个回归”引领下高校素质教育的“回归”与“改革”之路[A];素质教育与文化自信——2019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9年
17 毕保良;孔令富;胡青;荣华;龚雪阳;;校企协同 助力学生成长[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五)[C];2021年
18 李赞鹏;;高校音乐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A];《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第三辑[C];2020年
19 谢娟;王虎;王平;刘兴翀;;“互联网+”背景下新能源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2021年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四期)[C];2021年
20 孙向强;;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三)[C];202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戚晓思;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
2 吴昊;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陈浩;基于知识联盟的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谭菊华;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叶俊飞;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8 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盛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1 史慧;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12 李明海;媒体融合语境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13 张兄武;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4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15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6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7 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8 李志平;基于内部要素的中国本科高校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9 吴美华;技术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0 郭宇;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惠;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范秀娟;我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杨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王海亮;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杨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进程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田向红;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7 徐渝萍;重庆市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西南大学;2020年
8 温红;完全学分制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化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高婷婷;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21年
10 沈静;校友视角下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及提升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11 刘益东;基于课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2 蔡丽;高校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3 朱涛;新建本科院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研究[D];福建工程学院;2021年
14 高娜;“双一流”背景下省属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
15 侯丽;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对策[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16 任洪生;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7 韩宝阳;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年
18 罗莎;大众化背景下农科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19 栾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析[D];厦门大学;2019年
20 张樱凡;云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1984-2017)[D];云南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王之康 见习记者 许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探路石”[N];中国科学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张守帅;我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变脸”[N];四川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赖红英 通讯员  肖锦全;本科人才培养要实现“三个转变”[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见习记者 韩琨;人民大学发布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N];中国科学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张垚;构建冶金材料深度融合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冶金报;2021年
6 本报记者 邓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N];光明日报;2018年
7 记者 文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N];湖北日报;2021年
8 本社记者 汤瑜;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N];民主与法制时报;2020年
9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周韵曦;大力推进感染、重症、儿科等专业人才培养[N];中国妇女报;2020年
10 铜仁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核心成员 黄厅厅 铜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杨建;涵养人才培养生命树 筑牢专业发展共同体[N];贵州日报;2019年
11 记者 王皓;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促进医教研产深度融合 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N];北京日报;2019年
12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N];人民日报;2019年
13 本报记者 高长安 通讯员 苏喜娥 宋宁;培养造就有担当力的人才[N];科学时报;2011年
14 通讯员 王颖;把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N];科学时报;2011年
15 通讯员 丁义浩 刘颖慧 杨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人才支撑[N];科学时报;2011年
16 通讯员 何文静 本报记者 张楠;高端人才培养 “磨刀不误砍柴工”[N];科学时报;2011年
17 蒋雪婕 沈茜蓉 本报记者 叶铁桥 李斌;百年清华 启动人才培养新计划[N];中国青年报;2011年
18 本报记者 陈彬 通讯员 田红 蔡京君;一场“逼”出来的人才培养攻坚战[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9 通讯员 秦明 记者 张行勇;西电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教学[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应急管理局 谷林;人才培养应突出“实用”[N];中国应急管理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