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杂粮消费行为的健康驱动机制——来自荞麦主产8省份的微观调研

黄毅祥  张欣玉  赵敏娟  
【摘要】:为揭示消费者杂粮购买决策的动力机制和作用路径,本文结合健康信念模型与计划行为理论提出研究假设,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课题组实地调研的1 911位受访者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个人健康信念对杂粮购买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消费者最为关注杂粮的功能价值,希望通过调整饮食来降低“三高”等疾病的发病率;(2)决策路径上,健康信念经由感知价值、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传导,影响杂粮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3)不同社会群体的健康信念及其对杂粮消费决策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家庭成员健康上;(4)价值感知的缺失、经济成本的偏高和口感的偏差是杂粮消费的最大阻力。对此,应多指并举加强杂粮功能价值宣传,多方联动研发口感较好、成本较低的杂粮产品,聚焦特殊群体的消费需求、打破消费路径的障碍,以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和杂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李玉勤;张蕙杰;;消费者杂粮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消费者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07期
2 刘琪;;延吉市城镇消费者对于杂粮食品的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J];现代农业研究;2020年03期
3 胡一诺;;杂粮消费行为分析——以保定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2年13期
4 方哲;章磷;;黑龙江省杂粮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21年06期
5 袁佐云;杨学昊;郇美丽;沈群;;破难题 开新局 打造特色杂粮完整的食品产业技术链[J];中国农村科技;2022年02期
6 郭佳玮;吴世景;闫薇;曹爽;刘悦;;河北省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年02期
7 申潞玲;李晋陵;侯向娟;关春林;;山西杂粮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思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22年01期
8 庞文渌;;新常态下我国杂粮加工产业发展思路的探讨[J];粮食加工;2022年02期
9 郝化雨;杨满霞;葛军勇;;优化杂粮品种结构 促进康保县特色杂粮产业发展[J];现代农村科技;2022年09期
10 杨晓东;;现代营养学对我国杂粮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年24期
11 王斌;张文兴;;山西省长治市杂粮产业现状及建议[J];山西农经;2021年01期
12 尹正中;;旱作绿色杂粮产业振兴实践与探索[J];农家参谋;2021年05期
13 吴霏霏;左琳;胡晓立;沈子琦;张天柱;;神池县有机旱作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山西农经;2021年05期
14 池吉平;;忻州市杂粮产业现状与数字化发展思路[J];农业工程技术;2021年09期
15 付欣;鲁明;;建平县杂粮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21年06期
16 ;文安杂粮 小产业拉动大发展[J];河北农业;2021年06期
17 王珏;傅永强;;榆林市小杂粮发展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12期
18 徐琳;刘超;田志芳;张江宁;;山西省杂粮产业现状及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研究[J];农产品加工;2021年15期
19 景海霞;;灵台县绿色小杂粮发展的对策和思考[J];甘肃农业;202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3条
1 王子强;姜秀芹;郭爱华;商思森;张巧;赵淑慧;;小杂粮价值重估及市场分析研究报告[A];聊城科学发展研究[C];2012年
2 王绍林;和立宣;和忠;;利用云南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小杂粮[A];云南省“粮食高产创建”省农科院“八百双倍增工程”科技培训暨云南农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吴定;鞠兴荣;袁建;;发展杂粮前景广阔[A];中国粮油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下册)[C];2004年
4 王贵平;孟德;;发展内蒙古杂粮产业的思考[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延兵;管延安;张华文;秦岭;;依靠科技进步,建设精品杂粮工程,推动杂粮产业发展[A];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农业”征文选[C];2007年
6 张雄;王立祥;;略论小杂粮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C];2010年
7 崔春香;王树红;张晓峰;贾果袅;张跃文;李接林;;小杂粮竞争力分析及财政支持政策研究[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2004)[C];2004年
8 王汉武;李淑贤;;赤峰市杂粮杂豆生产现状、发展对策[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顾红波;谭洪应;;曲靖市小杂粮发展对策研究[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10 ;上海化肥使用中的问题和对策[A];中国化肥100年回眸——化肥在中国应用100年纪念[C];2002年
11 马洪驰;冯佰利;;杂粮标准国际化发展现状与对策[A];第十四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7年
12 冯建国;李轶冰;;大力发展节水作物的几点思考[A];2015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3 李玉勤;;对杂粮产业发展研究的再认识[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杰;忻州市农户杂粮种植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20年
2 郭艳;山西小杂粮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3 赵丽君;国际杂粮市场行情分析与山西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白锦懋;山西省忻州市杂粮种植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21年
5 张文玉;忻州市杂粮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6 宁珂;山西省小杂粮流通体系建设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7 苏旺;西部特色杂粮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郭志利;小杂粮利用价值及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彭莲;安阳市绿色小杂粮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刘伯涛;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扶贫研究[D];山西大学;2020年
11 樊婧;世纪粮行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20年
12 侯金慧;张家口杂粮产业扶贫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21年
13 刘天兵;哈尔滨市杂粮产区农业机械优化配备及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14 于华竟;基于区块链多链的杂粮追溯监管和数据保护研究与应用[D];上海海洋大学;2022年
15 刘洋;内蒙古蒙清农业公司绿色杂粮产业品牌建设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20年
16 王晓霞;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20年
17 吴志宏;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8 崔睿;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分析及对策建议[D];武汉轻工大学;2016年
19 王军锋;年产小米3万吨及产品转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2年
20 刘妍;国内A粮食公司的战略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通讯员 刘珍;小杂粮迎来大丰收[N];甘肃日报;2022年
2 全媒体记者 马彦军;小杂粮做活脱贫大文章[N];中卫日报;2020年
3 记者 梁瑜;吕梁“小杂粮王国”优势尽显[N];吕梁日报;2022年
4 记者 梁婧姝 通讯员 梁仙保;清水河县:变特色产业为发展优势 全力推进“绿色杂粮县”建设[N];呼和浩特日报(汉);2022年
5 本报记者 申力;订单小杂粮 富民大产业[N];大同日报;2022年
6 记者 王静 通讯员 李旭;小杂粮“挑大梁”[N];延安日报;2022年
7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通讯员 刘珍;小杂粮迎来大丰收[N];甘肃日报;2022年
8 记者 鲍小铁;整合市场资源营造杂粮产业良好生态[N];中国食品报;2022年
9 本报记者 周明;小杂粮“闯出”大市场[N];陕西日报;2021年
10 记者 张尚武;打响“湖湘杂粮”品牌[N];湖南日报;2021年
11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邹林;贵州杂粮新技术催生新业态[N];贵州日报;2021年
12 记者 刘鑫林;省委督导组来忻督导调研杂粮品牌建设工作[N];忻州日报;2021年
13 记者 冯海砚;岚县老磨坊杂粮味浓双拥味更浓[N];吕梁日报;2021年
14 记者 任逢春;李建国与山西农大校长张强在杂粮产业融合园区调研[N];忻州日报;2021年
15 本报记者 崔吕萍;杂粮也是粮,需要保产量![N];人民政协报;2022年
16 本报记者 秦海峰;小杂粮挑起高质量发展大梁[N];中国质量报;2022年
17 记者 王影影;山西打造全国杂粮科技创新和良种供应基地[N];粮油市场报;2022年
18 记者 刘鑫林;张文斌武志英在市杂粮园区调研[N];忻州日报;2022年
19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 梅金娟 通讯员 左红霞;张岔村 小杂粮变成脱贫大产业[N];陇东报;2017年
20 本报记者 王秀娟;打造全国杂粮科技创新和良种供应基地[N];山西日报;202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