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中新;孙绪艮;;银杏酚酸及其防治农业害虫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2 |
;重大农业害虫频振诱控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桂林召开[J];中国植保导刊;2007年12期 |
3 |
关秋英;;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4期 |
4 |
刘永平;;新西兰主要的农业害虫[J];植物检疫;1986年01期 |
5 |
苏农保;农业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第七讲 害虫的化学防治及其技术(一)[J];江苏农业科学;1987年04期 |
6 |
;应用昆虫及农螨研究室[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
7 |
丁世飞,程述汉;农业害虫发生动态的Fuzzy优选识别模式及其应用[J];生物数学学报;1999年01期 |
8 |
王慰娟,韦晓霞;农业害虫抗药性测定及其治理原则[J];福建果树;1997年02期 |
9 |
李伟根;吴成东;王娟;刘志俭;;气象因子与病虫害之间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04期 |
10 |
杨五烘;;利用黑光灯消灭农业害虫效果显著——省农科院召开黑光灯试验总结会议[J];广东农业科学;1965年03期 |
11 |
刘铎;当前我省农业害虫化学防治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
12 |
陈德牛;危险性农业害虫──某些陆生软体动物[J];植物检疫;1994年01期 |
13 |
黄斌;漫谈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J];中学生物教学;2002年11期 |
14 |
郝树广;;973项目“重大农业害虫猖獗危害的机制及可持续控制的基础研究”简介[J];昆虫知识;2007年02期 |
15 |
;关于利用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的几点意见[J];新农业;1973年24期 |
16 |
;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J];贵州农业科学;1975年03期 |
17 |
张风华;;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1985年11期 |
18 |
金道超;农业害虫持续防治策略——IPM的现状与前景[J];贵州农业科学;1997年S1期 |
19 |
王永厚;;古人的“以虫治虫术”[J];致富天地;1999年04期 |
20 |
侯怀恩;赵风兰;孟庆法;文春波;;有益生物利用技术研发的限制因素与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