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木本植物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综述

洑香香  周晓东  刘红娜  方升佐  
【摘要】:种子休眠广泛存在于木本植物,且其原因复杂多样,休眠程度深浅不一,这是目前木本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瓶颈。文中根据Baskin的分类系统,总结了一些林木种子休眠的归属类型;对以欧洲水青冈、挪威槭、欧亚槭为阔叶树模式植物的种子休眠,种子萌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相关研究仅限于少量树种的生理休眠类型及与有限领域如激素(ABA、GA及乙烯)信号传导相关的基因及表达和蛋白及其功能,更多方面如代谢途径、光对种子萌发的调控等研究还有待加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蛋白质组(Proteome)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1)[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2年05期
2 何宝坤,王玉洁,孙立平;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及其在植物抗渗透胁迫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5年02期
3 张红,张卉,张晓;蛋白质组学实验技术研究进展[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4年02期
4 ;蛋白质组学领域的中国机遇[J];中国科技信息;2004年22期
5 刘友平,丁慧荣,何涛,代荣阳,李洪;培养肝细胞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6 吴晓歌;鲁新宇;;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发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10期
7 ;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中心生命科学分社新书推介[J];生物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8 徐铁山;赵兴绪;张勇;王建锋;;卵泡液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0期
9 张宇;贺丹;王丽;;丝状真菌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年03期
10 ;安捷伦科技总裁拜访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并为蛋白质组学合作实验室揭牌[J];生命科学仪器;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晓英;刘昀;郑易之;;不同萌发期大豆胚根热稳定性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A];2009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细胞生物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梁丽娟;谢俊大;赵奎君;;蛋白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A];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陈华;唐福林;姚志建;;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Sa抗原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张养军;应万涛;刘科辉;蔡耘;朱云平;贺福初;钱小红;;用于蛋白质组学技术评价的标准蛋白质试验设计与样本制备[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5 何春涤;朱红;周海涛;陈洪铎;;蛋白质组学主要技术及其在皮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HaCaT细胞和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L-1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蛋白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吴志勇;;自由流电泳(FFE)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综述)[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与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蛋白质组合作实验室成立[A];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8 张雷;王珺;林标扬;严世贵;杨国敬;;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高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李学任;魏路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肺部疾病应用及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间质性肺病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汪世华;胡开辉;;蛋白质组学的应用与发展趋势[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杰;野牛草种子休眠机理及破眠蛋白质组学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2 张慧珍;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肺癌相关蛋白及人源性肺癌单链抗体库的构建[D];郑州大学;2005年
3 廖艳;异烟肼与利福平肝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刘小丽;重型肝炎血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陈清宇;人胰液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6 孙伟;液质联用蛋白质组学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正常人尿蛋白质组鉴定中的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7 张波;脑梗死后自体神经干细胞原位激活及其蛋白质组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8 李强;白癜风相关黑素细胞膜抗原的分析及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冯钜涛;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肝癌血清标记物[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卢玲;脑和冠状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差异及decorin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洁;利用基因芯片对疏叶骆驼刺幼根耐盐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2 鲍鸣;鸡IFN-γ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怡;重组鼠抗人CD19单链抗体的构建和表达[D];浙江大学;2006年
4 郝敏;玉米与大斑病菌构成的不同互作中基因表达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5 黄志强;产碱性蛋白酶海洋细菌的筛选及其基因克隆[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6 郑小龙;广西沼泽型水牛γ-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D];广西大学;2006年
7 林恒先;产木聚糖酶新菌种的筛选、鉴定及酶的纯化和性质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8 武鸿;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余国武;腊梅脂转移蛋白基因克隆与功能的初步分析[D];西南大学;2007年
10 赵秀振;蓖麻蚕体液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调查及其基因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江;第六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召开[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郝成涛;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势头强劲[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记者 王庭君;600多名蛋白质组学专家来泰研讨[N];泰州日报;2009年
4 吴志军 郝成涛;我科学家荣获首届“国际蛋白质组学成就奖”[N];科技日报;2009年
5 郝成涛;贺福初荣获国际蛋白质组学成就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通讯员 郝成涛;第六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在江苏召开[N];科技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李秀萍;石河子大学转基因克隆绵羊研究取得突破[N];兵团日报(汉);2011年
8 记者 吴月辉;蛋白质组学在美逐步形成市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抓紧蛋白质组学的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通讯员 吴志军 杜建国;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获三项新成果[N];科技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