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理性还是泡沫:对城市化、移民和房价的经验研究

陆铭  欧海军  陈斌开  
【摘要】: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具有更高的房价-人均GDP比值,而在中国,城市化带来的住房需求则成为推高城市住房价格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对中国地级市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人口规模等因素后,外来人口(移民)占比更高的城市房价更高,表现为2000年移民占比每多出10个百分点,2005年房价就会高出8.33%。在移民占比变化更大的城市,房价和房价增长率都更高,表现为2000~2005年移民占比变化每多出10个百分点,2005年房价就会高出16.17%,2000~2005年房价增长率高出18.45%。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移民占比和移民占比变化对房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城市移民和收入水平较高的移民来实现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包宗华;细观房价收入比[J];瞭望新闻周刊;2003年01期
2 包宗华;关于房价收入比的再研究[J];城市开发;2003年01期
3 包宗华;再论“房价收入比”[J];城乡建设;2003年01期
4 包宗华;房价收入比不是衡量泡沫的标准[J];中国房地信息;2005年04期
5 刘琳;澄清"房价收入比"概念[J];中国投资;2005年01期
6 包宗华;;为什么房价收入比不是衡量泡沫的标准[J];住宅产业;2005年01期
7 罗力群;刘鹏田;;“房价收入比”和居民住房价格承受能力[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09期
8 陈欣宏;;我国房价收入比计算方法的缺陷及其改进研究[J];价格月刊;2006年10期
9 郭戬;方幼君;朱邦耀;;房价收入比指标因子的选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10 朱建君;贺亮;;房价收入比的计算及应用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建筑经济;2008年08期
11 廖长峰;胡志涛;黄跃平;;目前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缺陷与改进研究[J];华商;2008年16期
12 周毕文;韩苏;;“房价收入比”的应用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年10期
13 周艳;;论当前我国的房价收入比[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4 杨红旭;;我国房价收入比研究[J];上海房地;2009年10期
15 袁文娟;;成都市城区合理房价收入比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01期
16 朱妍汐;唐焱;;中国房价收入比实证研究及发展改进[J];中国发展;2010年05期
17 梁荣;于小丽;;审视住房价格的重要视角:房价收入比[J];中国房地产;2011年06期
18 张长生;张燕;;2000—2010年我国房价收入比演变特点及优化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9 吴德夫;周雪薇;;对房价收入比测算方式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2年05期
20 ;35城近7成房价收入比不合理 郑州在合理区间[J];资源导刊;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蕊;马航;;基于房价收入比的深圳可承受成本住房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超;张超;匡耀求;黄宁生;;经济集聚、人口集聚与房价收入比[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高文;上海市房价收入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李伟;我国房价收入比分析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3 陈渊;我国房价收入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耿聪;不同目标下的商品住房房价收入比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驰月;我国居民住房承受力之房价收入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刘锋;基于房价收入比的福州市住房市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7 姚焱;基于房价收入比的武汉市住房购买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陈瑞婵;基于房价收入比的阳泉市居民住房购买力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9 庞哲;上海高房价的合理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赛;我国城镇居民对住房价格承受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淮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关于房价收入比的若干辨析[N];经济参考报;2009年
2 记者 罗宇凡 朱诸;我国房价收入比依旧偏高[N];经济参考报;2009年
3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郭峰;中国式房价收入比[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4 陈志平;全国房价收入比超过6倍[N];江西日报;2002年
5 记者 邹伟;房价收入比过高影响满意度[N];南京日报;2005年
6 包宗华;再探房价收入比[N];中国建设报;2002年
7 冀志罡;被高估的房价收入比[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钟园;房价收入比没有国际警戒线[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9 ;5月上海:消费者可承受房价收入比逾10.7:1[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10 姜炜;脱离现实的“房价收入比”[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