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植入金融因素的DSGE模型与宏观审慎货币政策规则

马勇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经济的DSGE模型框架,通过动态地植入带有摩擦的内生性金融体系,系统考察了宏观审慎货币政策规则及其政策效果。通过将资产价格、杠杆率水平和市场融资溢价等变量直接纳入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本文对各种扩展型的货币政策规则及其稳定效应和福利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规则并不需要直接纳入资产价格、融资溢价和银行杠杆等变量,紧钉产出和通货膨胀(下文简称通胀)的规则依然可以成为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石。这一结论的基本启示是,基于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更青睐简单而清晰的规划,而不是复杂的多目标规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蔡跃洲;;为中国寻找货币政策规则[J];中国金融家;2004年Z1期
2 黄旭平,唐振龙;货币政策规则:基于国际的考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卞志村;毛泽盛;;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发展回顾[J];世界经济;2005年12期
4 曹凤歧;龚六堂;;货币与银行研究:回顾与研究的最新进展[J];管理世界;2006年01期
5 谢婷婷;;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综述与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7年01期
6 袁靖;;货币政策规则研究[J];济南金融;2007年03期
7 崔百胜;;我国货币政策规则选择[J];浙江金融;2008年07期
8 何壁清;谢淑娟;;西方货币政策规则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9年07期
9 刘旺霞;;魏克塞尔以来货币产出相关论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0年15期
10 黄启才;;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及在中国的实证[J];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11 冯晓;冯琴琴;;关于货币政策规则的文献综述[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2期
12 王增武;李兵;冀炳;;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稳健性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视角[J];经济与管理;2011年02期
13 郑重;;新兴市场国货币政策规则研究——基于开放经济的金融加速器模型[J];当代财经;2011年10期
14 魏革军;;货币政策规则的前瞻性思想尝试——读《转型期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规则研究》[J];中国金融;2012年10期
15 周波;;我国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01期
16 刘斌;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及在我国的应用[J];经济研究;2003年09期
17 陈雨露,边卫红;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依据及其原创性论述[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18 林学斌;虚拟经济中的货币政策规则探讨[J];中国物价;2004年06期
19 吴金旺,吴胜林;我国货币内生性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4年04期
20 陆磊;“汉米尔顿-杰弗逊争论”与当前的货币政策规则[J];南方金融;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金全;谷宇;;第三十章 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性与相机选择性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3卷)[C];2002年
2 庞晓波;李东元;;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实证检验与识别[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3 殷波;;中国经济的最优通货膨胀[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行健;经济转型与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函数: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马丽娟;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模型与计量检验[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隽;中国货币超发的计量及其宏观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杨柳;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书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超额货币:原因、度量与政策选择[D];辽宁大学;2008年
6 张艾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动态有效性的经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建国;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6年
8 江日初;内生性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丁福云;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黄启才;我国利率变动及其操作规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阳;近十年来我国货币性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李东元;中国货币政策规则与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杨雪娜;货币政策规则的国际比较[D];厦门大学;2007年
4 穆楠;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D];广东商学院;2012年
5 曾挺;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检验及适应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6 吕红娟;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唐勇;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刘节;汇率、资产价格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D];山东大学;2012年
9 彭威;经济周期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陆玉;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有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革军;研究货币政策规则的创新之作[N];金融时报;2007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李扬 彭兴韵;美六次加息意在追求货币中性[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郑超愚;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建议[N];金融时报;2004年
4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 张岸元 王元 李世刚;下半年应一次性较大幅度加息[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5 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 张斌;遏制通胀需要强化政策预期[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范建军;加息引发中国货币政策思考[N];国际商报;2004年
7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许小年;从来就没有救世主[N];南方周末;2011年
8 杨英杰;央行宜采用通胀目标政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9 广发期货 易行健 博士;通货膨胀预期与我国货币政策走向[N];期货日报;2009年
10 黄格斯;美联储:围绕决策透明度舌战[N];证券时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