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AZ31镁合金/AgCu合金/5083铝合金TLP扩散焊研究

刘蒙恩  白莉  袁苗达  樊艳丽  
【摘要】:采用瞬间液相扩散焊,以非晶态AgCu合金做中间层,实现了AZ31镁合金与5083铝合金的有效连接。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万能拉伸试验机对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施加5 MPa的轴向压力,在500℃保温5 min的情况下,接头的最高强度达到89 MPa;断口表面形貌具有混合断裂特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过家驹,郭乃名;非晶态Al-Mn合金镀层的性能与组成[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8年04期
2 王焕荣,石志强,张均燕,滕新营,闵光辉,叶以富;非晶态Zr_(65)Cu_(17.5)Ni_(10)Al_(7.5)合金氧化和晶化过程研究[J];金属功能材料;2002年02期
3 郭宝会;张修兴;董康军;;快淬速度对Nd_(4.5)Fe_(77)B_(18.5)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J];南方金属;2007年05期
4 王宇飞;张金民;岳宗洪;周浩;韩顺昌;宋琳;;321钢/Qd370qD钢爆炸焊接界面纳米晶组织[J];金属热处理;2009年10期
5 杨明波;秦财源;潘复生;;热处理对Mg-3Sn-1Mn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10期
6 郑明新,朱永华;非晶态电刷镀层在模具上的应用[J];机械工人.热加工;1990年01期
7 马涛,李正林,栾珣;30 CrMnSiA钢氮化后的力学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1992年06期
8 兰民国,丁能续,张家泉,林家骝,丁震宗;488发动机气缸盖铝合金高温弹塑性力学性能的研究[J];汽车技术;1992年09期
9 彭学仕,阎沛林;应用Al-Sr合金变质处理的技术经济分析[J];轻合金加工技术;1992年05期
10 许中波;钢中夹杂物含量及其形态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1994年04期
11 常利民,柳福柱,王天元;非晶态Fe—Mo合金的电沉积[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12 ;力学性能二级人员取证复习参考题(之一)[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7年11期
13 吴国卉,刘炳泗,戴维林,邓景发;非晶态合金膜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的研究[J];化学世界;1998年03期
14 高升吉,沈保罗,杨刚,涂铭旌;Zn-25%Al-X%Cu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8年03期
15 陈渭臣;ZL104加碲合金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J];铸造;1998年03期
16 胡素坤,田朝旭,常海;10CrNi4MoV钢厚板的热处理工艺及其组织与性能[J];材料开发与应用;1999年03期
17 浦玉萍,肖汉成,吕广庶;Cu_(75)Ni_9Sn_2P_(14)非晶合金热稳定性的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2000年03期
18 王荣滨;调质钢力学性能的十种影响因素[J];机械;2001年01期
19 金红;;钢材力学性能测试数据处理系统的建立[J];浙江冶金;2001年03期
20 张宏炜,肖程波,王定刚,余乾,尹健伟,宋尽霞;不同冷却方式对K465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祥;邓菡;陈曙光;周一林;;冷轧压下率对连续退火Ti-IF钢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9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锡武;郑子樵;李海;李世晨;钟俐苹;蒋呐;;1420铝锂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
3 宋红梅;胡锦程;季思凯;吴玮巍;江来珠;;宝钢双相不锈钢2205的研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姜运建;郑相锋;冯砚厅;李中伟;;电火花堆焊接头的性能分析与研究[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5 马兴涛;王德龙;;锰含量和工艺参数对低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A];山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理化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可慧;古仁红;李明;王金海;周刚;;高强度钛合金及其抗高速冲击性能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廖慧敏;龙思远;蔡军;曾文峰;曹建勇;向东霞;;高应变速率对AM60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8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书瑞;陈晓;董汉雄;郭爱民;章小浒;陆戴丁;;大型原油储罐用WH610D2钢的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谭永宁;黄朝晖;余乾;赵希宏;邢占平;仝健民;;铼对定向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
10 朱小平;张鸿;王自东;谢建新;;Al-1%Si线材的连续定向凝固制备与热处理工艺[A];第十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志新;低活化钢中析出型相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1年
2 卫爱丽;稀土元素对Zn-25 Al-5 Mg-2.5 Si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郑采星;液态(943K)Al快速凝固为非晶态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4 陈嵩;EB-PVD制备Y_2O_3弥散增强Ni基合金薄板的组织及力学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廷取;Mg-5Li-3Al-2Zn-X(RE,Cu,Sn)镁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随莲;高性能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的研制及其切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朱亮;力学性能失配焊接接头的强度及变形行为[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8 唐骥;球墨铸铁铜金属型铸造工艺和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9 何建军;固液混合铸造铝合金和高铬铸铁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孔见;Cu-Ti基块体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合金化效应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全峰;自保护药芯焊丝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仇在宏;CuZrTi系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及部分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3 高义斌;AZ91镁合金强韧化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4 陈兴福;K423A承力机匣精铸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董世知;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稀土铜合金性能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6 龚丽勤;Al3Ti3B中间合金对Mg-Al系合金的晶粒细化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7 任春艳;棒状ZA合金挤压铸造工艺及性能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8 刘放军;ZA84镁合金压铸工艺及组织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周军;原始粉末粒度对Ti(C,N)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李克非;快速凝固Mg-6wt%Zn-1wt%Y-0.6wt%Ce-0.6wt%Zr镁合金挤压棒材的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晨;具有均匀尺寸和力学性能的薄宽热轧带钢[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2 刘友存;热轧带钢力学性能在线预测系统简介[N];中国冶金报;2007年
3 张跃进;热轧带钢力学性能预报模型在线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4 ;热轧带钢力学性能在线监控系统(待续)[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5 余万华;CQE-热轧钢卷的力学性能控制模型[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6 杨雄飞;面向机制的钢材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7 托马斯·鲍利;不锈钢能够使车辆更轻[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8 ;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哪些?[N];物资信息报;2005年
9 翟启杰;铌在铸铁中的作用及含铌铸铁[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10 Mohamed Fouad Emam;应用热机械控轧工艺提高API X-60力学性能[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