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共晶铝硅合金Sr、RE以及P变质处理的研究

李树索  郑承利  王德仁  钟雪友  
【摘要】:对共晶铝硅合金进行了Sr、RE以及P变质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锶变质处理后达到最佳变质效果有一定的时间,本实验为90min,其后又有变质衰退现象;稀土是一种良好的变质剂,但Sr、RE复合变质同其单一变质相比,效果差别不明显;P变质对共晶组织也有明显的影响,它可使共晶点左移,从而在共晶成分时也可析出初晶硅,使共晶硅的数量减少,同时共晶硅较为粗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耿家锐;薛涛;聂登攀;吴素彬;吴健;;稀土对压铸锌合金ZnAl4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年08期
2 陈振湘;许晓嫦;屈啸;张奇;;变质处理及热处理对高铬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热处理;2011年04期
3 车云;张中可;门三泉;李祥;朱绍严;;Sr过变质对铸造Al-Si-Mg铝合金性能及组织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1年13期
4 王强;曹永亮;田野;马月;;4032合金精炼处理工艺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加工;2011年04期
5 裴玉冰;唐靖林;;静置及重熔对AlSi7Mg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11年07期
6 郭光平;于云峰;古文全;谢兴同;吴健;薛涛;;稀土变质ZA43合金的研究[J];贵州科学;2011年02期
7 张应飞;;汽车发动机铝活塞金属型铸造[J];现代零部件;2011年07期
8 陈德东;李卫;;低合金耐磨铸钢技术研究与应用[J];热加工工艺;2011年11期
9 范爱国;;高强度高可锻性Al-Mg-Si合金[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4期
10 李召群;朱振国;周前进;杨海东;赵锦;;金刚石涂层刀具切削硅铝合金时磨损机理探讨[J];工具技术;2011年08期
11 张萍;张保丰;刘德波;;镁合金强韧化方法的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11年22期
12 吴玉露;;混合稀土对过共晶Al-28wt%Si合金的变质作用[J];热加工工艺;2011年13期
13 李光玉;苏颖超;付宇;连建设;赵宇光;;离心铸造条件对Mg_2Si/Al梯度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5期
14 李宁波;谢敬佩;王文焱;王爱琴;;耐磨立磨空心磨球材料及性能研究[J];铸造技术;2011年07期
15 马留柱;黄晓峰;;ZL104铝合金的铸造工艺规程分析[J];科技传播;2011年17期
16 王永如;李红卫;李廷举;;铜管坯水平连铸过程的电磁搅拌技术[J];有色金属加工;2011年04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占春;吕庆军;马晓枫;;变质处理对铝合金箱体力学性能的影响[A];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0年
2 李立明;贺红梅;;变质处理对Mg-8Zn-4Al-0.3Mn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符寒光;;变质处理高速钢轧机导板的研究和应用[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彦锋;麻庆申;徐莉;罗文彬;杨铁城;李本海;;夹杂物变质处理改善钢板各向异性的研究[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4卷)[C];2005年
5 张忠明;徐春杰;郭学锋;贾树卓;;Ce、Y、Sb对Mg-9Al-6Si合金中硅化镁相形貌的影响[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王金国;逄伟;李潭;姜启川;;变质处理对高强度灰铸铁车削加工性能的影响[A];200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9年
7 杨艳青;李建国;王建民;;稀土对低合金耐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A];中国稀土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耿浩然;王致明;李桢元;周国荣;;Sr对AS4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200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9年
9 肖永华;李凤春;杨才良;;钇基重稀土变质处理对高铬铸铁冲击韧度的影响[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10 符寒光;;钨合金白口铸铁共晶碳化物团球化研究与应用[A];2004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杰芳;电解加钛共晶铝硅活塞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王宝森;超高硬度耐磨抗裂堆焊材料的强韧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连峰;磁场对铝硅合金凝固组织和变质处理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高德明;Mg-Al合金铸态组织细化技术基础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5 武玉英;几种含硅合金中富硅相形核与生长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甘宅平;高速钢离心复合铸造轧辊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7 潘义川;镁合金中α-Mg、Mg_2Si相的异质形核机制与相关中间合金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胡勇;原位镁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流变成形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9 石德全;液态合金表面张力快速检测及相关质量参数实时评价[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10 许长林;变质对过共晶铝硅合金中初生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超;电变质处理脉冲发生装置的研制及其铸件成形质量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应小东;超高硬度堆敷金属强韧化的组织设计[D];天津大学;2004年
3 张维维;Al-Si-Fe合金第二相形态控制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4 张子义;离心铸造高速钢轧辊制造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杜立朝;高铬复合铸铁轧辊的研制[D];辽宁科技大学;2008年
6 乔进国;Al-P-Si中间合金及其变质处理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邓钢;新型高碳当量高强度灰铸铁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伟;硼对过共晶Mg-Si二元合金中Mg_2Si生长形态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9 葛良琦;Al-20%Si中初生硅形态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王正军;Al10Ce中间合金制备及其变质效果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喜增 梁路印;我国大型高合金锻钢和复合铸钢轧辊生产技术居世界前列[N];中国冶金报;2004年
2 记者 王海洋;本钢热轧生产线轧辊不再外购[N];本溪日报;2010年
3 曾艺成 中国铸造协会顾问 全国铸造学会铸铁及熔炼技术委员会顾问 ADI(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稳妥地发展高炉-感应炉短流程铸造工艺[N];机电商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