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运用经方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

曹毅君  
【摘要】:结合6则验案,分别阐述运用大柴胡汤、温胆汤、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证体会,探讨经方对于部分以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情志异常为主要症状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优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温梦雪;叶正园;熊秀林;胡小荣;;经方加减治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验案1则[J];江西中医药;2017年04期
2 ;开启经方殿堂的一扇门——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成功举办第一期国际经方培训班[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年07期
3 黄涛;;中医经方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21年02期
4 许颖;文继红;;经方治疗失眠验案探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年09期
5 詹理辉;黄古叶;韦翠婷;黄金玲;;经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年07期
6 卿璐芝;高修安;高志云;杜淑娟;;痛经方治疗岭南地区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年13期
7 ;第二届全国经方高峰论坛暨经方及经典名方研究与临床应用研修班通知[J];中医杂志;2017年19期
8 胡玉琳;林亚明;;经方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年19期
9 林伟;;自拟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年06期
10 陈樟平;陈琼;刘军城;;浅谈研究经方是振兴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年15期
11 盛倩;罗旭昇;;试述经方在眼科临证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2 刘玉芳;;经方治疗产后病体会[J];湖北中医杂志;2011年01期
13 徐江雁;杨建宇;李杨;闫玉琴;;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2期
14 李君;;略谈日本经方研究的启示[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33期
15 汪洋;;应用经方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一例临床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5期
16 杨大华;;有关经方临床运用问题的思考[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庆;;经方辨治消渴病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全国中医药糖尿病大会(第十九次)资料汇编[C];2018年
2 ;北京中关村宣言——经方是中医药临床之本[A];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经方临证学验传承研修班、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脾胃病临证学验传承研修班、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温病临证学验传承研修班、京津冀豫国医名师专病专科薪火传承工程启动仪式论文选集[C];2018年
3 杨建宇;;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医派经方精方串烧[A];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高级研修班 08 期、纪念医圣张仲景诞辰1866周年经方论坛、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6年
4 徐文江;乔子剑;;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应用经方案例选[A];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高级研修班 08 期、纪念医圣张仲景诞辰1866周年经方论坛、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6年
5 杨建宇;;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医派经方精方串烧[A];全国经方高级论坛贵阳行中华国医心血管专科经方大师研修班论文选集[C];2017年
6 李领娥;;中医经方在美容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刘超男;郭叙喜;徐笋晶;李赛美;;李赛美教授谈经方运用[A];全国第二十二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冉志玲;马君蓉;;从经方理论浅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辨证用药[A];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魏从强;樊建朝;杨丹;;经方临证一得[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郝林付;;经方加减治疗重顽症四则[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1 李振华;封燊;李朋刚;;经方新用治难证[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2 张贯高;黄红霞;;经方应用偶得[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3 张建荣;;经方临床应用与研究的思路[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4 李培旭;;经方合用治疗肾脏病的经验[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5 张再良;;存在于经方中的诊疗体系[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16 毛进军;;经方中附子小量应用的体会[A];2009上海·第三届扶阳论坛暨扶阳学派理论与临床应用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17 陈剑;;浅谈经方之魅力[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8 戴孟;彭振声;;彭振声主任运用经方临床案例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9 楚月英;柴勇;;经方在皮科中的应用[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0 王庆国;;谈经方运用的五项原则[A];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智超;张步桃运用五首经方治疗妇科病经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陈荣馨;基于仲景血证学术思想的消化道出血经方方证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刘芳;《伤寒论》“方后注”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张牧川;胡希恕经方医学思维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胡秀莲;陆渊雷学术思想与药物用量经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康金龙;胡希恕治伤寒学思想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陈俊杰;基于Meta分析法近20年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临床文献整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宋延强;金元四大家对经方50味常用药物的临床用量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陈氏红明;李赛美运用经方寒温并用方辨治疑难杂病临床经验整理与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高卫平;经方量效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1 田甜;经方硝类药物考辨及应用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12 赵琰;王庆国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其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13 杨莎莎;以方元为核心的经方组方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4 严新杰;近30年研究《伤寒论》论文数据库创建与研究述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15 孙晓光;从《临证指南医案》看叶天士对仲景学说的继承和发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6 杨红;《伤寒论》112方现代临床研究的循证医学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17 李刚;岳美中医学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18 陈懿琳;基于数据库挖掘的经方治疗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19 杭群;麻杏石甘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及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20 杨琳;经方常用50味药物在《外台秘要》中的用量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怡群;李赛美经方诊治疾病知识发现及其应用[D];燕山大学;2015年
2 张宸;仝小林教授经方新用的思路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韩伟博 (Woei Bob Hon);谭述渠医师在马来西亚运用经方治疗眩晕思路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欧金涛;彭子益中医圆运动思想对经方学理传承与应用的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4年
5 陈楠楠;蒲辅周仲景经方医案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
6 邓梅燕;许叔微《伤寒九十论》经方医案及其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陶一鸣;台湾朱木通医师经方应用与研究特点浅析及医案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渠艳芳;痛经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D];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2016年
9 陈新海;杜雨茂教授以经方为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2013年
10 薛飞;黄元御《四圣心源》中气论与经方应用[D];云南中医学院;2012年
11 赵帅军;经方序贯疗法精准干预寒哮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9年
12 朱驿函;痛经方配合太极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D];云南中医药大学;2020年
13 张嘉晔;补气温经方辅助腹腔镜治疗输卵管积水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14 许晶晶;仲景经方治疗消渴病多汗症的应用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5 谢雪婷;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及对前列环素、血栓素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16 方静;溃疡性结肠炎经方治疗研究和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17 束永康;基于王孟英《舌辨》与经方医案为考察中心的望舌辨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年
18 魏占坤;从辨证模式的历史衍变论中医证的内涵[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19 鲁晴;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云南中医学院;2015年
20 李彦楠;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桂枝茯苓经方疗效系统评价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通讯员 何穰 江建锋;巧用经方,力控新冠重症[N];大众卫生报;2021年
2 记者 王奇 王小波;“小经方”解决医疗“大难题”[N];经济参考报;2018年
3 驻京记者 王丹;经方界期盼政策“雨露”[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胡彬;医药联手让经方活力再现[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海 霞;经方应用的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海 霞;尊仲景宏旨 扬经方卓效[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7 北京商报记者 夏姗姗;经方是独特医学体系[N];北京商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田雅婷;中药分析:用现代科技诠释古典经方[N];光明日报;2011年
9 ;经方救治癌肿患者2例[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周颖;传承仲景学术 探究经方之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11 记者 李斌;中医走向量化时代:我国科学家解开经方剂量千年之谜[N];经济参考报;2015年
12 本报记者 张丽 通讯员 胡翠娥;“温法”:经方里的智慧[N];大众卫生报;2012年
13 山西省长子县中医院 赵旭斌;经方治呃逆烦躁案[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14 本报记者 张晓东;文化自信让中医药香味满世界[N];健康报;2018年
15 北京商报记者 刘亚力;经方治疗心衰有奇效[N];北京商报;2013年
16 本报记者 杨志云;方和谦:法宗伤寒 经方新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17 毕华剑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医院;经方合用治顽固性失眠[N];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
18 本报记者 刘立夏;从“医读文化”走出的马氏妇科[N];健康报;2019年
19 于永波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麻疹虽为温病 经方亦可速愈[N];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
20 本报记者 冯磊;掌握用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