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中医药重塑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机制与优势

殷书敏  徐振晔  邓海滨  赵晓珍  
【摘要】:肿瘤微环境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综合动态系统。在整个肿瘤进程中,肿瘤微环境不断进化重构,宿主与肿瘤互相斗争,这与中医学机体内环境"阴阳失衡"所致的恶性循环过程,即正邪交争的动态演化过程存在着共通点。中医学在整体观指导下辨证论治,以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为总则,可"重塑"肿瘤微环境,达到阴平阳秘的稳态,从而有效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与发展。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不仅可发挥抗肿瘤复发转移以及减毒增效、逆转耐药的效应,还可改善肿瘤微环境乏氧、酸中毒、慢性炎症以及免疫抑制的状态,在重塑肿瘤微环境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中医药抗肿瘤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殷书敏;徐振晔;邓海滨;赵晓珍;;中医药重塑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机制与优势[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05期
2 吴皞;王瑞平;陈雪;薛维伟;;基于肿瘤微环境学说的中医抗癌策略探讨[J];四川中医;2018年06期
3 李志鹏;李烜;;肿瘤微环境与转移之间中医阴阳平衡相关性的探讨[J];江苏中医药;2014年05期
4 马仰仰;李仁廷;张洁;马一鸣;司海龙;;扶正祛邪法干预肿瘤微环境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04期
5 赵双梅;李慧臻;;中医药对肿瘤微环境“稳态”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06期
6 刘娇萍;袁昌劲;曹继刚;邹小娟;卢威;刘礼;;从“象思维”探讨对肿瘤微环境的中医认识[J];时珍国医国药;2018年11期
7 侯天将;由凤鸣;严然;刘兴隆;李晶;祝捷;;“火郁发之”干预肿瘤微环境探析[J];四川中医;2015年05期
8 杨卿;;肿瘤微环境及其表观遗传机制与中医证本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年20期
9 李志鹏;李烜;;肿瘤微环境与转移之间中医阴阳平衡相关性的探讨[J];中医文献杂志;2014年03期
10 靖林林;孙学刚;;基于肿瘤微环境病机的抗癌策略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11期
11 李高;杨柱;唐东昕;龙奉玺;;浅述中医药在肿瘤微环境新生血管中的作用机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12 马一鸣;李仁廷;张洁;马仰仰;司海龙;;活血化瘀疗法干预肿瘤微环境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19年03期
13 唐振豪;兰聪颖;林丽珠;;从肿瘤微环境正常化探讨活血化瘀法及除痰散结法在肿瘤治疗中的机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07期
14 蒋树龙;花宝金;;肿瘤发生发展痰瘀本质及其与肿瘤微环境关系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年11期
15 唐义东;朴瑛;;健脾法干预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9年03期
16 程海波;沈卫星;吴勉华;周仲瑛;;基于肿瘤微环境的癌毒病机理论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7 闫梓乔;张佳艺;顾伟;王丽娜;;活血化瘀中药调节肿瘤微环境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9年05期
18 张思奇;胡凯文;周天;;脾虚、血瘀及痰饮与乏氧肿瘤微环境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年07期
19 胥孜杭;胡洁淼;朱诗国;邹纯朴;陈晓;;运用中医阴阳理论阐述肿瘤微环境与免疫系统的动态关系[J];陕西中医;2016年09期
20 马仰仰;李仁廷;马一鸣;张洁;;扶正固本法干预恶性肿瘤微环境重要因素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9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玉亚;郭勇;;从肿瘤微环境研究探讨肿瘤的发生发展[A];发挥中医优势,注重转化医学——2013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刘瑞;郑红刚;花宝金;;中医对肿瘤微环境的理论认识[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6年
3 刘瑞;花宝金;;调理脾胃法防治肿瘤的理论基础及分子机制探讨[A];发挥中医优势,注重转化医学——2013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元辰;益气养阴法中药防治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系统评价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
2 王书杰;从中医“阴阳”论探索癌痛消方及其拆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机制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刘瑞;肺瘤平膏及其联合用药调控肺转移微环境防止肺转移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