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注射用大鼠固定装置
【摘要】:
<正> 大鼠性情较凶猛,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腹腔内,肌肉及尾静脉等注射时,稍不小心,实验者即可能被咬伤,实验的速度及效率也低。为此,作者专门设计了一种注射时固定大鼠的装置。装置的结构分两部分:1个梯形的框盖与1块底板。框盖用于盖压大鼠,用薄板钉成,框盖后板正下方开一小洞以免压到鼠尾。框盖的前板窄,后板宽,适合大鼠头尖身子粗的体形,其大小应按大鼠的体重而定,我们按大鼠休重每增加50g做1个,事先应准备几个不同型号,图1为300~350g大鼠框盖内径。底板大小为20cm×30cm,在其右缘中下方作一大小约为5cm×3cm的缺口,使之与框盖合并时相当于盖底的右下角,详见图2。
|
|
|
|
1 |
关宇光;有氧运动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II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5年07期 |
2 |
陶胜国;对静电辐照促进急性耐力游泳大鼠疲劳恢复作用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3 |
刘鸿宇,曹电康,侯宏花,付芳,王晓东;疲劳应激大鼠杏仁皮质内侧核群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
4 |
杨海平;低氧力竭运动后大鼠血清CK与骨骼肌XOD的活性[J];体育学刊;2005年05期 |
5 |
金雯;王煜;;减量训练对大鼠骨骼肌最大等长收缩力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6年02期 |
6 |
张松江;史绍蓉;;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6年05期 |
7 |
吕小峰;司彗峰;赵歌;;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红细胞膜的影响——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及唾液酸(SA)含量的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8 |
赵永寿;田振军;宁科;;停训28周大鼠海马VEGF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9 |
王平;;大强度跑台运动对雌性大鼠体重和胫骨形态学的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10 |
佟长青;赵娟;李海英;薄海;;低氧及跑台运动对大鼠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
11 |
战旗;;谷氨酰胺对大强度跑台训练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12 |
王蕴红,张冰,金丽颖,李国盛,佟启良;运动对大鼠下丘脑β-EP及GnRH的影响[J];体育科学;1997年02期 |
13 |
张荷玲,刘鸿宇,苗俊,杨桂姣;力竭运动对大鼠室旁核和视上核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14 |
姚俊;徐礼皙;;不同运动方式和抗氧化剂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无机离子代谢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5年06期 |
15 |
王斌;张蕴琨;蒋晓玲;;耐力训练及力竭运动对大鼠纹状体、中脑和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48期 |
16 |
董改宁;;槲皮素对运动训练大鼠骨骼肌组织自由基代谢及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17 |
金雯;;快速力量训练及减训对大鼠骨骼肌微细结构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8 |
马兰军;毛雁;熊正英;;沙苑子对运动训练大鼠肝脏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
19 |
岳冠华;闫健;李承道;;补充NO前体左旋精氨酸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20 |
邱烈峰;林文弢;翁锡全;;间歇低氧运动对肥胖大鼠体成分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