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钢低温固体渗硼及其热熔损性能的研究
【摘要】:采用低温固体粉末渗硼法对H13钢基体表面进行稀土催渗下的渗硼试验。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渗硼层的组织形貌和物相组成,并对未渗硼和低温渗硼试样的热熔损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H13钢经580℃粉末渗硼10 h后,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连续致密的硼化物层,厚度约10μm,硬度约19 GPa。渗硼层主要由FeB和Fe2B两相组成。稀土元素的渗入,可以降低活性硼原子在基体中的扩散激活能,从而显著加快其在基体表层中的扩散速率。由于渗硼层隔绝了铝合金熔液和基体直接接触,渗硼试样的抗热熔损性能大幅提高。
|
|
|
|
1 |
杨浩鹏;吴晓春;;H13钢低温固体渗硼及其热熔损性能的研究[J];上海金属;2019年04期 |
2 |
衣晓红;李凤华;袁建鹏;王玉;刘安强;;渗硼剂粒径对钛合金渗硼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热喷涂技术;2018年04期 |
3 |
朱宗元,王文正,张嘉立,金志坚;热作模具钢的热熔损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1992年04期 |
4 |
修毓平;铝合金熔渣与熔损问题浅谈[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5年05期 |
5 |
陈奉斌;王玲;韩战伟;薛延寿;高改兰;卢建华;;硼砂型粒状渗硼剂的研制[J];金属热处理;1993年02期 |
6 |
曾虎;李军;;浅谈铸轧生产中降低铝熔损的方法[J];有色金属加工;2018年01期 |
7 |
徐安达;陈成淑;吴子俊;;粒状渗硼剂的研制[J];金属热处理;1982年05期 |
8 |
王玲;陈奉斌;战伟韩;高改兰;;无烟粒状渗硼剂的应用[J];金属热处理;1991年06期 |
9 |
徐宏毅,刘丁酉,戚成喜;单纯形优化法在渗硼剂研究中的应用[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
10 |
;硼砂型粒状深层渗硼剂[J];技术与市场;1998年01期 |
11 |
段素环;;冷拔钢管用模具的固体粉末渗硼试验[J];鞍钢技术;1987年11期 |
12 |
张中;;粉未渗硼中脆性影响因素研究[J];金属科学与工艺;1987年01期 |
13 |
胡大禄;张世琼;;粉末渗硼工艺探讨[J];昆明工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
14 |
姜信昌;韩文祥;;渗硼过渡区的实质及其过冷奥氏体转变动力学研究[J];河北工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
15 |
卢昌颖;袁玉辉;徐志东;;硼碳氮共渗改善渗硼层的性能[J];金属热处理;1987年02期 |
16 |
黄拿灿;林福曾;朱海泉;曾令湖;;钴及钴基合金的渗硼和硼硅共渗强化[J];金属热处理;1987年06期 |
17 |
李丹明;;38CrMoAl钢的激光渗硼[J];金属热处理;1987年09期 |
18 |
张世学,周汉容;45~#钢渗硼马赛克切压刀片的试验研究[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
19 |
张琪,许箕礼,解振林;釉面砖模板渗硼的研究[J];模具工业;1988年04期 |
20 |
吴鲁周,杨弟,吴骅;低电压大电流短时加热直接渗硼共晶化工艺[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