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伟;试论汉字字体演变及其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2 |
叶圣陶;“上口”和“入耳”[J];语文建设;1960年05期 |
3 |
安子介;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J];汉字文化;1989年04期 |
4 |
赵朴初;汉字继承文化,促进中国统一[J];汉字文化;1989年04期 |
5 |
高景成;汉字作用与发展问题我见[J];汉字文化;1989年Z1期 |
6 |
李远明;奇文共欣赏——旁观者清,不平则鸣[J];汉字文化;1992年03期 |
7 |
陈泰夏
,周四川;东方文化圈内汉字使用的新方向[J];汉字文化;1993年02期 |
8 |
李敏生;安子介的汉字学说与当代脑科学[J];汉字文化;1993年04期 |
9 |
徐禹鼎;汉字“识繁写简”势在必行——也谈我的一点心得体会[J];汉字文化;1993年04期 |
10 |
刘新中;对汉字性质问题的思考[J];琼州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11 |
姚汝今;沈默:让汉字站起来[J];国际人才交流;1997年12期 |
12 |
何以刚;论汉字简化的客观性和现实性[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
13 |
陈淑梅;论判定汉字性质的标准及汉字的构意性质[J];语文建设;1998年08期 |
14 |
杨尚贵,边晓智;汉字用法及性质管见[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15 |
胡敕瑞;对汉字与汉语性质的一点认识[J];古汉语研究;1999年01期 |
16 |
李爱云;试论汉字的人本精神[J];衡水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
17 |
庄义友;略论汉字的特点及其与汉语的关系[J];语文研究;2000年03期 |
18 |
吕俞辉;汉字对日本文字产生的影响[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
19 |
;第一个提出汉字横写的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年12期 |
20 |
王锋;论日本文字的历史发展及其书写系统的构成[J];世界民族;2002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