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元气恒动生命观浅议

张克敏  李淑蓉  
【摘要】: <正>我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元气说,肇始于老子,发展于稷下学派的宋研,尹文。经精气论——元气自然论——元气本体论阶段诸古代哲学家的探讨,力图以元气作为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并以其运动变化来解释万物的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这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对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医元气恒动生命观即是在这一哲学观的具体影响下形成的。这一生命观对中医的理论形成、发展与临床实践活动,都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洪宗国;;中国民族医药系统化分析与分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曹征;王河宝;叶明花;;明代元气论[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普;周红黎;;傣族医学生命观的探讨[A];《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傣医傣药专辑(一)[C];2007年
2 王志红;;傣医学“心”“身”同生的生命观[A];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邹纪平;;中医学与西医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彤江;;《云笈七簸》所载诸家气法的理论基础初探[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晓彤;;中医理论的基本观念与方法[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海波;;《内经》形神兼养的医学思想[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王维峰;;《黄帝内经》中的中庸思想[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丽慧;;《内经》生态学思想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黄岑汉;刘燕平;;论“治未病”与神形共养的养生之道[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青雪梅;王永炎;刘保延;;中医学模式与心物一元论[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章文春;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气功修炼理论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王振旭;扶助元气法治疗消渴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陈曦;《黄帝内经》气化理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新六;明代医家萧京脾肾元气论学术思想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6年
2 郑廷彰;龚廷贤对元气学说的实践[D];福建中医学院;2008年
3 刘志梅;先秦儒家中和思想与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王什文;论中医文化中的母性元素[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红 云南中医学院;怒族生命观的医学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彭建中;元气学说的临床应用:气与水[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彭建中;元气学说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慢性肾衰、尿毒症(未经透析者)的治疗体会;元气学说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彭建中;元气学说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彭建中;元气学说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彭建中;元气学说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彭建中;元气学说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彭建中;元气学说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彭建中;元气学说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