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技术研究进展

夏智勋  陈斌斌  黄利亚  王德全  马立坤  
【摘要】:近年来,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获得飞快发展,本文综述了其技术研究进展,为后续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技术及相似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主要介绍了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燃气流量调节技术、贫氧推进剂技术、高效燃烧组织技术、转级技术等关键技术。总结发现国内外关键技术已取得了较全面突破,逐渐进入工程实用阶段,但燃烧基础问题研究不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推进剂细观燃烧、多相湍流燃烧、金属颗粒燃烧等基础科学研究,进而促进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金楠楠;严聪;李敏剑;;空燃比对固冲发动机二次燃烧的影响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0年05期
2 杨玉新;段艳娟;平丽;何俊卿;;下颌式进气道固冲发动机二次燃烧性能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17年04期
3 王德全;夏智勋;胡建新;郭健;;固冲发动机沉积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09年01期
4 赵湘恒;夏智勋;胡建新;王德全;方传波;游进;;固冲发动机进气道工作过程干扰因素[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黄莉;皇甫娟;;固冲发动机连管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J];航空兵器;2010年04期
6 孙贵宁;何洪庆;陈旭扬;虞健;;固冲发动机的流量调节技术——调控系统硬件设计[J];战术导弹技术;2009年03期
7 刘道平;夏智勋;胡建新;黄利亚;;基于凝相燃烧产物分析的固冲发动机补燃室硼燃烧特性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14年05期
8 李进贤;张林;唐金兰;冯喜平;;可调冲压喷管变流量固冲发动机工作特性分析[J];固体火箭技术;2009年06期
9 王希亮;陈志明;孙振华;;某两侧进气固冲发动机二次燃烧性能提升仿真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7年04期
10 冯喜平;李进贤;唐金兰;;固冲发动机地面试验测控系统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年12期
11 陈志明;周小旭;张鑫;白涛涛;曹军伟;;旋流式掺混结构对补燃室二次燃烧性能的影响[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7年03期
12 邵明玉;王志刚;陈凤明;;复合调节固冲发动机性能分析[J];固体火箭技术;2015年04期
13 成楚之;防空导弹应用固冲发动机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J];推进技术;1987年06期
14 朱映雪;;导弹发动机的实验研究[J];飞航导弹;1988年06期
15 李业明;徐向华;彭灿;;尾喷管可调变流量固冲发动机控制模拟[J];计算机仿真;2019年02期
16 谭正一;安丰增;;固冲发动机转级试验点火控制系统设计[J];航空兵器;2016年04期
17 鲍福廷,李进贤,赵飞;固冲发动机双下侧二元进气道设计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8 严聪;张志峰;马岑睿;张成涛;;二次进气固冲发动机补燃室粒子沉积数值模拟[J];固体火箭技术;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芝;;固冲发动机补燃室流场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杨石林;张岗;;可变燃气流量固冲发动机控制系统研究进展[A];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七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一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C];2016年
3 张永芝;李卓;李海龙;;固冲发动机楔形进气道数值计算[A];四川省力学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鲍福廷;;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发展及关键技术[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5 梁霄;刘杰;闫红建;刘顶新;;含硼推进剂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低压燃烧组织优化方法研究[A];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七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一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C];2016年
6 孙兴;祝学军;卢鑫;李新田;宋少倩;;燃气流量可调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建模及性能研究[A];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吸气式与组合推进技术[C];2017年
7 李新田;刘珺怡;卢鑫;李延成;高晶晶;;基于自动调节的固冲发动机燃气流量调节装置设计[A];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七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一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C];2016年
8 牛楠;赵永涛;张强;;X型进气道布局固冲发动机一体化流场研究[A];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吸气式与组合推进技术[C];2017年
9 陈泽;张志强;方欢;;整体式固冲发动机补燃室燃烧流场仿真[A];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七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一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C];2016年
10 余晓京;何国强;李江;刘洋;;固冲补燃室绝热层烧蚀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推进剂分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邵明玉;复合调节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控制及飞行/推进综合控制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2 刘道平;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条件下硼颗粒燃烧过程试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李理;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绝热层烧蚀及结构参数对烧蚀的影响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方传波;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内硼颗粒着火燃烧过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胡建新;含硼推进剂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工作过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犇;燃气流量可调固冲发动机闭环反馈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吕惠苗;固冲发动机补燃室冷流掺混效果与燃烧效率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3 于宁;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工作特性理论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陈斌斌;固冲发动机补燃室掺混燃烧特性及结构参数优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阮建则;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设计与性能分析的工程方法[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胡旭;涡旋掺混对硼颗粒点火燃烧影响的数值仿真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7 李海龙;某型固冲发动机进气道流场和结构模拟仿真[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8 纪海龙;采用等离子体强化含硼固冲发动机二次燃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9 薛英;固冲发动机补燃室内燃气掺混理论及实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程秀忠;炮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绝热层传热烧蚀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