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平衡水中的磷和氮

【摘要】: <正>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池塘、湖泊、河流水面被绿色的、泥糊状的藻类所覆盖,这严重影响了渔业的发展和人们的娱乐消遣活动。这个过程被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表明大量的磷和氮通过径流从农田和城郊土壤中流失。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当涉及到减少藻类时,磷和氮两种营养元素不能分开考虑。当试图降低水中磷污染以减缓藻类繁殖时,却意想不到地导致了其他地方水域氮含量的增加以及藻类的大量繁殖。研究人员不建议单独控制磷化物的污染,相反,他们认为随着磷源的进一步减少,应更多地关注氮源的控制。"这项研究对理解湖泊对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所作出的响应有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祝玉珂;关于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2 刘丽萍;;滇池湖水中的藻类生长潜力的测试[J];云南环境科学;1993年03期
3 裴永杰;;唐山市南湖水华综合防治初探[J];河北水利;2011年07期
4 王卷霞;郭便玲;李悦锋;董会利;;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修复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年02期
5 高建平,王珊玲;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和防治的一些进展[J];农村生态环境;1989年03期
6 王淑芳;;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6期
7 张壮志;孙磊;常维山;;水体富营养化中的氮素污染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现状[J];山西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8 甄兰,廖文华,刘建玲;磷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及其在水环境中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9 ;水体富营养化[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年03期
10 邢德龙;;水库水体污染综合治理方法优化初探[J];水利天地;2010年08期
11 刘业础;;关于东湖污染与防治问题的探讨[J];法学评论;1982年02期
12 刘静;水体富营养化与浮游植物的指示作用[J];植物杂志;2002年03期
13 吴国平;;浮游藻类与水体富营养化[J];生物学教学;2006年11期
14 李颖;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及影响[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2年04期
15 高爱环,李红缨,郭海福;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肇庆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6 曾丽莎;利用水生高等植物防治水体富营养化[J];广东水利水电;2005年01期
17 田娟;余博识;James S.Diana;宋碧玉;;养殖水体中藻毒素污染问题的研究进展[J];水生态学杂志;2009年05期
18 李红清,马经安;生物控制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防治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05年08期
19 蔡金傍;李文奇;逄勇;孙宇;;洋河水库富营养化限制性因子分析[J];水资源保护;2007年03期
20 毛春梅;张文锦;;固城湖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薇;罗颖;;控制水体磷污染及其削减途径[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2 秦玉生;郑德吉;戴萍;;日照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分析和防治对策研究[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丁晓东;周斌;徐俊锋;刘婷;谢斌;;基于遥感和GIS的农业区有效磷流失风险评价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汪双清;黄怀曾;;官厅水库中磷的来源、形态分布及其与富营养化的关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钱周兴;;水体富营养化对我省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A];浙江省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杜勤;赵保全;;浅议水体富营养化及污水脱氮除磷技术[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7 谢寄清;白同春;刘德启;张芸;;淡水藻水体富营养化与总糖浓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周济福;袁涛;;水体富营养化模型的定性分析及赤潮发生机理[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9 张永江;;水产养殖业与水体富营养化[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宋炜;肖琳;杨柳燕;;太湖底泥中解磷细菌的生态研究[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虹;矿物及炉渣在水体除磷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吴湘;漂浮栽培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效应基因型差异及原因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3 王家齐;高原深水湖泊磷污染源解析及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冯明磊;三峡地区小流域氮循环及其对水体氮含量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胜杰;MPCF&UV除藻灭菌法参数优化及放大试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徐志侠;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曹秀云;浮游植物胞外磷酸酶在富营养化湖泊磷循环过程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8 王小雨;底泥疏浚和引水工程对小型浅水城市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效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米玮洁;不同湖泊沉积物营养特征与沉水植物菹草生长的应答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陈明洪;泥沙颗粒吸附磷的规律及微观形貌变化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爽;吉林省中部农区小流域水体富营养化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2 聂凌霄;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机械设计及其动力学仿真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任春坪;重庆主城江段特征水域水体富营养化原位观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高洪生;湖库化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凡传明;大型丝状藻类修复水体富营养化的潜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白宏乔;胞外磷酸酶对水体富营养化过程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许学鹏;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对嘉陵江下游及河口段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吴春艳;滇池水体磷污染的研究及其控制方法初探[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9 马斌;洪泽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康康;水体中藻类增殖与TN/TP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长锋;“湖水透析机”可净化污染湖泊水域[N];科技日报;2011年
2 孙滨;江城湖泊仍在不断“受伤”[N];湖北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张黎;挽救湖泊公众能使多大劲?[N];中国环境报;2009年
4 解悦;南京湖泊拉响生态警报[N];江苏经济报;2005年
5 记者 赵承;我国年均消亡二十个天然湖泊[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记者 文慧 通讯员 武环宣;铁腕治水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N];湖北日报;2009年
7 新华社记者 戴劲松 张军;天然湖泊每年死掉20个[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8 记者 张磊;我省湖泊河流治理寻求海外科技支撑[N];湖北日报;2010年
9 记者 赵承;我国年消亡天然湖泊20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吴晶晶蔡敏;让湖泊休养生息我们能做到吗?[N];人民代表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