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余立  
【摘要】: <正> 中央要求各条战线的同志要继续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做好本职工作,发展大好形势,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高等教育,在实现这个奋斗目标中,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它要为建设两个文明培养大量的各级各类的专门人才,并以它的科学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成果,积极为建设两个文明作出贡献。高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70周年所庆公告[J];大学(学术版);2011年07期
2 刘甜;;加强高等教育研究 推动河南高等教育发展[J];河南农业;2011年14期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70周年所庆公告[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8期
4 曾黄麟;;高校去行政化与优化办学自主权[J];瞭望;2010年46期
5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J];教书育人;2011年24期
6 赵丹凌;;我国高校质量管理突围的逻辑动因[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7期
7 刘爱英;;高校基础教研室建设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8期
8 邹丹;李超;;我国高等教育不公平现状及改进建议[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8期
9 罗云;孙志强;;我国“985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素质现状调查——基于34位大学党委书记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5期
1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70周年所庆公告1941-2011[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7期
11 高新民;张兴福;李仲立;;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2 刘优良;陈振明;;凭单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13 王可植;;当前我省高等教育的形势和任务[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14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所[J];内蒙古教育;2011年13期
15 戴鹏;;浅析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本土化[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16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成立[J];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07期
17 李辰星;;论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给高校教师带来的新挑战[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18 彭旭;;对高校“专业”内涵的初步理论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9 ;上海市普通教育科学研究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成立[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8期
20 李建新;;阿什比的大学教育观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改革先声;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爱平;;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2 吴玉厚;王宝金;王素君;曹传明;;国际国内教育新理念的研究[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3 马春和;姜铁城;王秀敏;刘玉华;郭亚琴;;新世纪高等教育办学新理念研究——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第一章 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理念[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5 袁义厘;高井全;孙建玲;王晓晶;;优化基护实践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学会大事记(2004年1月~12月)[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东平简介[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8 ;薛焕玉简介[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9 ;后记[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10 王卫国;;对教育科学规划发展沿革的基本评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苟人民;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彭勃;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4 张祎婧;我国高等教育X效率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张向东;我国高校财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罗晓华;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张宝蓉;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美云;我国高等教育预算管理改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杨楠;我国高等教育校际联动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德·钢期木格;蒙古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刚;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中政府行为规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刘莹;长春市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衣智平;高等学校教育成本补偿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刘宇彤;我国大陆高校与美国及香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吴晓冰;高等学校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张加勇;对我国高校人本化教育教学的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曲殿彬;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贤林;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N];学习时报;2008年
2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 刘尧;改变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四种现象[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贺春兰;王志泽:“做教育,一辈子太短”[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研究的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N];人民日报;2008年
6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教授 刘尧;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问题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吴盈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喜迎50大庆[N];中国教师报;2007年
8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秦虹张武升;教育科学怎样才算有“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记者 赵雪;我国高等教育及就业人口布局不平衡[N];科技日报;2010年
10 乃贺;陈汝惠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贡献[N];光明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