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子平衡孔技术的运用
【摘要】:针对在某E级燃机一拖一联合循环双抽汽汽轮机开发中遇到的轴向推力平衡困难问题,通过计算分析和结构优化,对抽汽调节级采用静子平衡孔的新型结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小了转子叶轮的反动度,减小了转子在不同工况下的轴向推力和变化范围,满足了安全性要求,使汽轮机的开发设计得以完成。汽轮机的成功投运也证明了静子平衡孔新技术应用的成功。
|
|
|
|
1 |
杨玉顺,周伏秋,于清;动力循环研究的新近概貌及未来的发展动向[J];热能动力工程;1994年03期 |
2 |
程应军,邹介棠,陈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的发展[J];热能动力工程;1998年05期 |
3 |
张宏,徐士民;联合循环汽轮机的技术特点[J];汽轮机技术;2002年03期 |
4 |
邵志祥,魏玉剑,朱奇,吴建中,蒋浦宁;55MW联合循环双压汽轮机的设计开发[J];上海汽轮机;2002年02期 |
5 |
郝庆苑;ACC联合循环发电[J];西北电力技术;1999年05期 |
6 |
;联合循环余热锅炉(HRSG)产品开发[J];锅炉制造;2001年03期 |
7 |
叶仁杰;联合循环中除氧器超压问题的分析及处理[J];浙江电力;2001年01期 |
8 |
焦树建;续论联合循环热力性能的验收试验[J];燃气轮机技术;2004年02期 |
9 |
孙游卿;;100MW联合循环汽轮机制造技术[J];东方电气评论;2007年03期 |
10 |
;关键词索引(按拼音顺序)[J];热能动力工程;1993年01期 |
11 |
董卫国;;GE公司F级燃气轮机[J];电力设备;2002年04期 |
12 |
张秉汉;热机热泵联合循环热力学分析与热泵动力选择[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
13 |
;带空气湿润系统的联合循环装置[J];燃气轮机技术;1996年02期 |
14 |
王震华,刘晓东;联合循环超临界直流余热锅炉的试验研究[J];锅炉技术;1999年07期 |
15 |
董东华;刘立云;王亚军;;国产200MW汽轮机效率低原因的分析及对策[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Z1期 |
16 |
马兆纬;高参数大容量汽轮机组通流部分动静间隙及其汽封完善化[J];华东电力;1987年07期 |
17 |
张世铮;燃煤增压流化床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的热力性能[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8年01期 |
18 |
郭燕,张德峰,孙忠民;汽轮机通流部分结盐率的精确计算方法[J];吉林电力;1994年02期 |
19 |
何建平,王勇;联合循环汽轮机高压汽缸的设计[J];上海汽轮机;2002年02期 |
20 |
段立强,杨勇平,林汝谋,徐鸿;联合循环中蒸汽底循环系统设计优化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