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模糊控制在直流 PWM 数字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李福全  焦东林  李腾跃  穆玉刚  
【摘要】:通过对直流PWM驱动装置发展现状的综合描述,在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FUZZY(粗.细)-PID多模控制算法,解决了基本FUZZY控制算法不具有的消除稳态误差能力的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福全,焦东林,李腾跃,穆玉刚;模糊控制在直流 PWM 数字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2 王文格,杨宇,曹正铨;CNC机床伺服系统模糊控制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李娟;一种改善稳态性能的模糊控制器[J];控制与决策;2002年05期
4 刘玉成;周亚军;;模糊PID控制在基于DSP的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8年12期
5 彭书华;李华德;苏中;;非线性摩擦干扰下伺服系统模糊趋近律滑模控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6 钱鑫,施围,张光辉;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高精度模糊控制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7 李向华,张小芳,陆起涌;模糊控制在恒温系统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S1期
8 林岳松,金学波,葛文奇;模糊控制在快速伺服定位系统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1999年05期
9 罗新华,陆长华,张承康,曹勇飞;模糊实时控制在雷达伺服系统中的仿真与应用[J];上海航天;1999年06期
10 卢秀和,薛鹏,李义丰,刘婧;基于模糊控制的太阳能发电伺服系统的优化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05年05期
11 刘海荣;刘金琨;;Lugre摩擦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辨识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7年01期
12 梁莉,李强,王新房;基于模糊控制的直流无刷伺服控制系统[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3 杨建东,裴先登;模糊控制在盘驱动器伺服系统设计中的一种应用[J];新电脑;1997年02期
14 王毅峰,李令奇;模糊控制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基础自动化;2001年02期
15 鲁守荣,黄志文;一种简单实用的专家智能控制器[J];工业控制计算机;1999年04期
16 李强,梁莉;基于模糊控制的直流无刷伺服控制系统[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年04期
17 杨启文,何衍,蒋静坪;一类无静差自学习模糊控制器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1年02期
18 高宏岩,王建辉,孙盛骐;一种在线插值模糊控制方法及应用[J];自动化仪表;2005年06期
19 施勤;交流随动系统的模糊控制研究[J];基础自动化;1999年04期
20 韩晓泉,王建立,赵金宇,陈涛;模糊控制算法在光电跟踪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光电工程;200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华;张小芳;陆起涌;;模糊控制在恒温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李峰;李萍;赵虎;居滋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模糊控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窦振中;;美国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研究历史和发展[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4 郭强;姚凯学;汪洋;;液压性能试验台模糊控制系统的PLC实现[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姜静;伍清河;;一种模糊滑模控制算法及其仿真应用[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樊立萍;姜龙;;DC-DC变换器模糊滑模控制综述[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夏世芬;黄天民;;一种改进型自适应Fuzzy-PID复合控制结构[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8 程雅丽;安大伟;陈杰;;空调系统模糊控制与PID控制比较[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2年
9 王东升;巴力颖;;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在热轧板形控制中的应用[A];工业自动化应用实践——全国(第五届)炼钢、连铸和轧钢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杨廷志;麦勇军;;模糊控制在火电汽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明亮;拖挂式激光平地机液压控制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Han Qiang;[D];山东大学;2005年
3 张立伟;电动汽车用异步电机系统效率优化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4 韩文;新型电控液驱车关键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孟庆利;基底隔震混合控制和三维隔震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6 杨兵;管件液压成形的加载路径理论与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7 向红标;开放式伺服系统的摩擦建模与补偿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谭文斌;伺服系统摩擦与温度变化干扰的建模及补偿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许振伟;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陈茂胜;高精度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环宇;燃煤供暖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谢祖林;模糊滑模控制在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王德超;基于模糊自适应理论的玻璃熔窑控制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董乃飞;新型干法水泥分解炉的模糊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胡磊;基于粒计算的模糊控制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高丹丹;钢渣检测方法与挡渣控制系统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孙宇;高压注汽燃煤锅炉状态监测与控制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王芙蓉;PMSM伺服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孙桂爵;隧道窑监控系统设计及温度模糊控制器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董建庭;采用VOD法不锈钢冶炼过程实用化自动控制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晔;我国研制出新一代“追日”光伏伺服系统[N];科技日报;2008年
2 安徽 潘树荣;三源牌模糊控制电饭锅原理及检修[N];电子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秦可;金洲科瑞:在模糊控制中实现精确节能[N];中国工业报;2007年
4 胡怡琳;埃斯顿转型 吴波欲打造数控领域微软[N];经理日报;2008年
5 石永红;江苏研制成功抗风型光伏伺服系统[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石永红;抗风型光伏伺服系统研制成功[N];中国企业报;2008年
7 意大利SMI集团中国代表处 陈晓非;数字时代如何控制我们的机械系统[N];消费日报;2002年
8 深圳国诚投资 迟坤;G合三洋 换手积极的成长股[N];证券时报;2006年
9 中缝;如何调试和检测伺服系统[N];中国服饰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付丽娟;期待,中国伺服系统企业之“蝶变”[N];机电商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