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辅助下微创治疗Ⅱ、Ⅲ型跟骨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技术辅助下,采用改良的跗骨窦切口微创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并借助数字技术微创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23~45岁,平均35.3岁;左侧27例,右侧16例;高处坠落伤34例,其它9例。借助术前薄层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3D打印、模拟手术,最终根据模拟手术效果选择内固定材料和手术方式,并对照分析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跟骨B9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高度、宽度差异,依据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对术后并发症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13个月,平均12.3个月;均骨折愈合,愈合时间3.5~5.2个月,平均4.1个月。未出现皮瓣坏死、内固定外露、神经损伤、腓骨肌腱激惹等常见并发症。术后和末次随访时B9hler、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21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8.3%。结论改良跗骨窦切口结合数字技术微创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具有操作迅速、固定牢固、复位丢失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临床疗效确切。
|
|
|
|
1 |
张冬青;吴中华;马青海;;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跟骨骨折[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
2 |
刘亮;;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骨折35例临床观察[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
3 |
李德江;周浩;周曼瑜;;跟骨骨折治疗的疗效分析[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
4 |
李凌宇;刘炜;龚伟;马刚;孙自力;楚明;蒋俊;普伦庆;王晓曦;;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附15例报告)[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
5 |
余林薪;段洪;闵捷;张克强;;手术治疗61例跟骨骨折疗效观察及分析[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
6 |
付汉生;;针弓配合牵引治疗跟骨骨折[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
7 |
凌义龙;张居适;张胜军;李志龙;詹平;周怡;王洪灿;方国华;;手术治疗跟骨骨折[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5年 |
8 |
金海兵;潘则昂;石生友;沈朝忠;;俯卧位床边复位法治疗跟骨骨折[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杭州市中医药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
9 |
张波;余莉;;跟骨骨折术后伤口并发症高危因素调查研究[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
10 |
陈永仁;;跟骨骨折的手术处理[A];第二届海峡两岸矫形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