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前床突间距和指数及临床意义
【摘要】:蝶鞍区肿瘤的鞍内部分可侵蚀前床突(ACP),为判断ACP间距,测量和计算了1422例CT轴位片的ACP间距和指数,按年龄性别分组作了统计学分析,得出各年龄组的正常值范围,男性ACP间距均值大于同年龄组女性者,但同年龄组两性ACP指数均值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
|
|
|
1 |
邓振秋;;新型电子X线断层摄影装置[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1983年02期 |
2 |
戴明德;胸骨正位简易断层摄影术[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
3 |
郭梦和;冷同嘉;;耳畸形术前断层摄影检查[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6年03期 |
4 |
隋庆兰,李联忠;4例胼胝体脂肪瘤的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
5 |
江新青,彭仁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影象诊断学[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8年01期 |
6 |
李培,王鲁仲,刘心合,张遵瑛,张紫萱,李连平;大脑星形细胞瘤CT表现与病理关系(附100例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1988年01期 |
7 |
郑诚东;李加德;;多发性脑梗塞36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04期 |
8 |
陈太平,彭振军;脊髓造影的CT扫描技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90年05期 |
9 |
隋庆兰,张忻宇,李联忠;垂体腺癌1例[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
10 |
隋庆兰,张忻宇,李联忠;颅内巨大动脉瘤的CT诊断(附8例报告)[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