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压力促进氧化石墨烯水热还原反应的机理

常艳丽  陈胜  曹傲能  
【摘要】:研究水相中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在敞口容器和密闭容器中的水热还原过程,发现氧化石墨烯还原后更容易通过超声破碎成小片.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和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scattering,DLS)结果表明,密闭容器中产生的压力不仅能促进氧化石墨烯的还原,而且可使其在超声处理后破碎形成尺寸更小、分布更窄、适合生物医药应用的石墨烯纳米小片.红外(infrared,IR)光谱结果表明,加压和常压下还原的氧化石墨烯的C=O伸缩振动峰和O—H弯曲振动峰没有明显区别,但加压下环氧键C—O—C伸缩振动峰明显减弱.据此推测,氧化石墨烯水热还原的机理是压力促进环氧键转化为C—OH,这一开环反应为水分子参加加成反应,加压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开环反应产物进一步以CO_2形式脱除而形成缺陷,氧化石墨烯在超声处理后沿缺陷断裂,从而得到尺寸更小的石墨烯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张龙姣;张阳德;申玉璞;申玉坤;;叶酸修饰的氧化石墨烯装载阿霉素的载药性能评价[J];材料导报;2014年12期
2 毛云孝;王平华;刘春华;李明会;;氧化石墨烯与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广东化工;2012年17期
3 张雪;王宇航;吴晓宇;吴明明;杨红彬;;氧化石墨烯在包装中的应用[J];化工科技;2020年06期
4 林广义;于博全;刘守一;渠广凯;王佳;;液相叠层工艺制备不同片径氧化石墨烯/天然胶乳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20年24期
5 宗刚;蔡佳;杨彬卫;;氧化石墨烯及其负载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J];当代化工;2021年01期
6 王盈涵;;氧化石墨烯/聚偏氟乙烯复合膜的研究[J];化工管理;2021年09期
7 庄昌昌;崔怡雯;段晓圆;刘亚青;赵贵哲;张志毅;;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胶导热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橡胶工业;2021年03期
8 梁洁;邹庚;刘竞;李克鼎;;氧化石墨烯/奥克托今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1年06期
9 翟惠佐;;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J];冶金与材料;2019年06期
10 唐国琴;江丽芳;;氧化石墨烯淀粉复合薄膜对诺氟沙星的吸附降解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年02期
11 李辉;;聚酰亚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J];合成树脂及塑料;2020年02期
12 齐凯;龚■;李昕;罗胜利;张宇群;沈文东;陈清清;;氧化石墨烯膜的还原条件探究及应用[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1期
13 侯佳良;胡彬;李舒怡;;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的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材料的可行性研究[J];广东化工;2017年05期
14 贺琼;李智利;傅春霞;;氧化石墨烯/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去除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应用[J];化学世界;2017年05期
15 马辉;刘盛堂;张思琪;桑颂;李亚男;朱晓玲;杨晓晶;;氧化石墨烯/铅复合材料的合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程逸人;彭景淞;万思杰;胡涵;江雷;程群峰;;仿生构筑氧化石墨烯-壳聚糖-金属离子三元纳米复合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六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6年
2 齐云川;杨美玲;徐文慧;贺莎;门毅;;氧化石墨烯/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九分会:纳米碳材料[C];2016年
3 骆凯;闫玉梅;赵梅;徐盼;聂菲;郑晓晖;郑建斌;;反相色谱法研究“氧化切割”制备石墨烯量子点的反应机理[A];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15年
4 周娅;邹华维;;氧化石墨烯表面修饰及其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K 高分子加工[C];2015年
5 张燚;陈凤华;陈彪;张智军;;磁性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裴嵩峰;赵金平;杜金红;任文才;成会明;;氢碘酸高效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王栋;靳健;;氧化石墨烯湿化学裁剪及功能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邹雪锋;章文军;;稀土-氧化石墨烯或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6分会:π-共轭材料[C];2014年
9 牛海军;马丽娜;才继伟;王文;;聚酰亚胺与聚酰亚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致变色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6分会:π-共轭材料[C];2014年
10 滕美文;王延庆;;石墨烯增强多孔复合板的非线性强迫振动[A];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摘要集[C];2021年
11 刘亚泽;张伟;;石墨烯增强双稳态壳动态跳跃现象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摘要集[C];2021年
12 蒋跃;张伟;;石墨烯增强功能梯度板的主动振动抑制[A];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摘要集[C];2021年
13 郭翔鹰;张艳梅;张伟;;石墨烯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摘要集[C];2021年
14 杨丰柳;王延庆;;轴向移动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金属泡沫板的低速冲击响应[A];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摘要集[C];2021年
15 罗家还;王晶;;基于银耳状钴酸镍/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的非对称超电容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9能源材料和缺陷化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9年
16 蒋玉林;何承恩;杨应奎;;机械化学法制备石墨烯/Co_3O_4复合材料及其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应用[A];中国化学会2019能源材料和缺陷化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9年
17 董安钢;;基于胶体纳米晶构筑有序介孔碳及石墨烯[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2019年
18 胡鹏通;徐汉虹;贾金亮;;氧化石墨烯-多菌灵纳米农药的制备及其抗稻瘟活性[A];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农业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9年
19 刘坚;周明;;铂负载的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20 孙强强;Kwing-So Choi;毛雪瑞;;关于减小银表面冰粘附应力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2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曙东;蚕丝氧化石墨烯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陈建丽;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衍生物、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李拯;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薛刚;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及电磁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
5 陈淑静;石墨烯及其与铜复合材料的表征和在电子器件领域中的应用[D];上海大学;2021年
6 周洋;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电容性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9年
7 陶柱晨;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的表面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8 王剑;粉体石墨烯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9 汤兴艳;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可控制备及其在物质分离和能源储存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18年
10 杨宁;石墨烯—碳纳米管三维复合物的甲烷吸附行为机理与机械电子性能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11 胡呈元;石墨烯/聚合物导电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12 徐帆;三维石墨烯网络结构及其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13 曾杰;立式石墨烯纳米片的热化学气相沉积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14 秦凯强;三维纳米多孔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超电容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15 高振飞;石墨烯及相关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制备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16 王学军;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及光电探测技术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17 梁菁菁;碳基柔性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应变传感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18 Fakhr E Alam;通过形成三维石墨烯微观网路结构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导电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8年
19 许莹;二维材料水冰界面及力磁耦合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20 刘沛江;石墨烯/铁氧体/聚酰亚胺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邢继烨;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2020年
2 席壮壮;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3 曾清;氧化石墨烯/沥青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9年
4 李发亮;氧化石墨烯/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5 向建军;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白婵;氧化石墨烯负载金属配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应用[D];天津大学;2014年
7 裴怡菲;氧化石墨烯介孔硅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的吸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杜涛;氧化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张文博;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气敏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10 彭展;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11 张亚楠;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2 王蓓娣;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3 王申竹;氧化石墨烯功能化改性[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14 徐兴英;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载药性能[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15 韩啸;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6 谭晓芳;功能化石墨烯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7 孙寒雪;基于氧化石墨烯的高吸水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18 王舟;环氧树脂/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19 党志敏;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0 习武;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丹;氧化石墨烯片“纺出”碳纤维[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特约记者 刘平昌;氧化石墨烯百吨生产线投产[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周峰 刘言;泡沫状石墨烯体材料制备及应用获重要突破[N];科学时报;2011年
4 记者 蒋家平 通讯员 邓九安;新型石墨烯材料问世[N];科学时报;2011年
5 记者 张楠;我科学家成功制备石墨烯铂复合材料[N];中国科学报;2012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田瑞颖;石墨烯导热膜步入“宇航级”[N];中国科学报;2021年
7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吴煜昊;我科学家成功研制超平整石墨烯薄膜[N];光明日报;2020年
8 周舟;新型石墨烯薄膜可高效净化水[N];中国矿业报;2019年
9 记者 王映;暖和又环保的石墨烯来了![N];河南日报;2019年
10 记者 聂翠蓉;纳米新材料导电性“秒杀”石墨烯[N];科技日报;2017年
11 本报记者 华凌;“高颜值”军装暗藏“黑科技”[N];科技日报;2017年
12 记者 姜靖;海上浮油,石墨烯海绵一吸就得[N];科技日报;2017年
13 记者 江耘 通讯员 周炜;新型石墨烯组装膜“能屈能伸” 折叠手机将成现实[N];科技日报;2017年
14 本报记者 余建斌;石墨烯 真神奇[N];人民日报;2017年
15 本报记者 刘岁晗;当石墨烯与超表面“在一起”[N];科技日报;2015年
16 记者 李山;石墨烯和人脑工程入选欧盟旗舰技术项目[N];科技日报;2013年
17 记者 刘霞;新方法让石墨烯与硅基技术“联姻”[N];科技日报;2013年
18 刘霞;美研制出全新碳基半导体“一氧化石墨烯”[N];科技日报;2012年
19 记者 陶加;氧化石墨烯新工艺打开应用新空间[N];中国化工报;2011年
20 王小龙;新型石墨烯材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