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论语篇连贯和语境的关系

姚军  
【摘要】:连贯是语篇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影响语篇连贯有多种因素 ,语境则是其中之一。本文拟对语境在语篇连贯中的功能进行分析 ,探讨语境与连贯之间的关系 ,揭示语篇连贯的某些成因与机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阿孜古丽·阿不力孜;;论职业技术学校综合汉语的学习[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夏日光;刘璐;;认知语境的心理建构对语篇连贯的阐释作用——以《红楼梦》中宝黛会话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寇延年;;社会历史因素对汉字的影响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0期
4 余静;杨小平;;浅论新词的约定俗成[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葛南;;论影响电影片名翻译之因素[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6 阮丽飞;李翠华;;语篇连贯手段整合方案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1年08期
7 熊维俊;;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和结构边界原则的二语写作教学构想[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4期
8 徐军;;语篇衔接模式的前景化[J];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04期
9 尹付;;论言语行为理论与会话含意理论之异同[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孙园园;;领主属宾“被”字句的特点及使用动因考察[J];理论界;2011年08期
11 金荣;;言语行为理论下的语篇衔接与连贯[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2 刘礼进;;汉英篇章视点回指式对比考察[J];现代外语;2011年03期
13 韩晓云;;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原因及特点[J];文学教育(下);2011年06期
14 刘禀诚;;新闻标题的分句隐含[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15 段芳;;关联理论缺陷的批判性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16 饶宏泉;;基于汉语的时间推进分析框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2期
17 杜世洪;卡明斯;;连贯是一个语言哲学问题——四十年连贯研究的反思[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8 李江华;项敏;;基于TBLA探析影响听力测试任务难度的因素[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9 苏岚;;想象性经历特点下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影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0 杨秀芳;;浅析语境作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司联合;;状态句的理想化认知模式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张连超;;概念隐喻理论与语篇连贯[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许娜;;浅析言语交际[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志农;;论语篇连贯的转喻机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海庆;语篇连贯:言语行为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韩戈玲;语用标记语:双边最佳交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4 张玮;隐喻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周频;再论语言、心智和实在三者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9年
6 杨宁;汉语零形回指消解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善;语篇连贯的关联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王晓莉;从图式理论的角度看语篇连贯[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向阳;从认知角度看语篇连贯[D];浙江大学;2003年
4 洪振斌;语篇连贯的转喻视角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建科;合成空间理论对语篇连贯的动态阐释[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6 方冰;语用预设及其对语篇连贯的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爽;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特征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刘爱玲;语篇解码者视角下的语篇连贯标准[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9 史蕊;语篇连贯的认知语境新视角[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黄燕;语篇连贯的认知功能分析[D];西华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