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试用海温场相似分析方法制作汛期降水量预报

陈立春  李雪亮  李永华  
【摘要】:利用赤道和北太平洋月平均海温资料,采取最小距离判别和及秩相似分析方法,建立莱阳市汛期(6—9月)降水量预报模型,用前一年海表水温进行汛期降水量预报,预报效果较好,并提出了相似分析的改进设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詹道强;沂沭泗流域汛期降水特征与临沂站洪峰流量的对比分析[J];水科学进展;2000年01期
2 陈波涔;河南省汛期降水特征的气候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3 周浩;程炳岩;叶钊;;重庆汛期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周浩;程炳岩;叶钊;唐红玉;;近47年影响重庆汛期降水的气候因子分析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5 周洪祥,方同德;浙北地区旱涝预报问题探讨——一种汛期降水量长期预报方法[J];东海海洋;1993年02期
6 崔维军;宋华;杜菲;;山东省汛期降水的变化以及与北极海冰的关系[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2年04期
7 职旭,张善强;河南省汛期降水年代际变化及旱涝灾害的预防[J];河南气象;2005年03期
8 张凌云;覃峥嵘;李家文;;近58年柳州市汛期降水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年03期
9 陆日宇;华北汛期降水量年际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J];科学通报;2005年11期
10 张艳梅;周翔;陈海涛;曾维英;陈波;;贵州西部汛期降水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J];贵州气象;2009年S1期
11 薛德强;;黄淮地区汛期降水预测的一种前兆信号[J];气象;2006年04期
12 徐凤梅;康绍钧;;利用深层地温预测夏季降水[J];河南气象;2006年02期
13 任广成;范飞龙;沈爱华;;东南沿海前汛期与后汛期降水的比较分析[J];海洋预报;2007年01期
14 徐东桂,毕超;青岛汛期及全年降水量分析预报[J];山东气象;1984年03期
15 刘贵春;李彩芸;李州英;;2005年黄河上游汛期水情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6年03期
16 徐志龙;杨敏;周波;;2007年海河流域汛期天气形势分析[J];海河水利;2008年01期
17 梁凤国;董增川;王殿武;;基于模糊模式识别法的辽宁省汛期降水预测与分析[J];水文;2010年03期
18 任广成;沈爱华;蔡开华;;台湾恒春汛期(6~9月)降水的百年变化及预测研究[J];海洋预报;2010年04期
19 刘实,王宁;吉林省汛期降水量气候变化的地域差异[J];吉林气象;1994年01期
20 高勤建;浙北地区汛期降水量的灰色马尔柯夫预测[J];科技通报;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翠芳;张广平;;宁夏北部地区汛期降水量特征及其预测方法[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2 陆日宇;;华北汛期降水量年际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龚璐;沈国土;蔡继光;董占海;高景;;基于C的海表温度数据读取[A];第三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仲纪红;;用多级判别函数预测汛期(6~8月)降水趋势[A];第二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肖科丽;赵国令;;陕西汛期降水时空分布及典型旱涝年环流特征[A];陕西省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新玉;王传根;;鄱阳湖积温与长江中游汛期降水的相关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山洪灾害监测、预报和评估”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周浩;程炳岩;叶钊;;重庆汛期降水与西太平洋副高的关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预测研究与预测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沈良芳;高荣斌;鞠红霞;王海青;;泰州市汛期降水量预测初探[A];第二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何娜;肖贤俊;张祖强;肖华东;刘怀明;;FY-3卫星遥感海表温度资料同化试验及结果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风云卫星定量应用与数值[C];2011年
10 朱海利;;突发性暴雨相似天气分析方法[A];2004年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娟;台湾以东海平面高度和海表温度变化特征与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伍玉梅;近海面气象参数的反演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3 孙丞虎;ENSO预测中历史资料使用方法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4 杨桂山;中国海岸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1年
5 陈春涛;多传感器卫星数据黑潮变异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牟林;不同CO_2浓度情景下热盐环流的演变[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乔璐璐;冬季大风事件下渤黄海环流及泥沙输运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刘羿;南海珊瑚环境地球化学记录与全球变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岳彩军;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的改进及对1997/1998 El Nino事件的模拟与诊断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10 陈海英;南海上层海洋变异分析及海表温度统计学可预报性试验[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萌;基于最优插值算法的红外和微波遥感海表温度数据融合[D];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2011年
2 王艳珍;卡尔曼滤波在卫星红外、微波海表温度数据融合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滕伟成;卫星海表温度日变化校正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肖海萍;汽车底盘分析方法及其相似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杨永强;基于相似性分析的时间序列数据挖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胡婷婷;长序列海表温度和陆表温度数据集的建立和评价[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刘鹏;太平洋—印度洋海表温度加热对中高纬低频振荡的调频作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8 范海燕;NOAA/AVHRR卫星数据处理及其网络式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袁杨洋;黄海南部春季蓝点马鲛和银鲳渔场海洋学特征与渔场分布[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刘云;复杂多能域耦合系统相似理论研究及其在重载操作装备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曾敏学 李亦恩;今年汛期降水量比常年多两成[N];岳阳晚报;2010年
2 记者 刘晓;气象部门发布气候趋势预测[N];秦皇岛日报;2007年
3 记者 何毓敏 通讯员 欧德琳;开展地灾调查治理一马当先[N];中国矿业报;2009年
4 田宜龙;黄河下游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多两成[N];河南日报;2008年
5 记者 张景勇;我国可能遇暖冬[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于俊;广陵狠抓“三防一禁”[N];扬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侯小健;四至六个热带气旋今年影响海南[N];海南日报;2006年
8 ;未雨绸缪应对灾害天气[N];解放日报;2005年
9 记者 邓帼梅;今年影响我市的台风偏多[N];汕尾日报;2008年
10 王宝鑫;市城防办检查城市防汛工作[N];丹东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