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三峡库首区某滑坡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鲁涛  
【摘要】:针对库区地质灾害的特点,以三峡库首区秭归县某滑坡为例,基于近年来GPS位移监测、库区降雨与水位变化资料,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特征,并研究了降雨与库水位变化因素对滑坡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滑坡变形区呈推动式变形特征,其水平累积位移曲线具周期性台阶状位移特征,且受降雨和库水位变化影响较大,两者联合作用影响更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谭跃虎;权威;李二兵;何世海;徐辉;;卡拉水电站田三滑坡体失稳机理及涌浪计算[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2 曾刚;;库水升降作用下水库库岸滑坡稳定性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高连通;易夏玮;李喜;詹敏;代永力;晏鄂川;;三峡库区典型滑坡变形与高水位涨落关系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4期
4 秦桂香;;铁口源水库溢洪道右岸滑坡体成因及防治设计[J];广西水利水电;2011年03期
5 崔向红;张卫红;;化隆黄河谷地某典型滑坡稳定性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喻勇;;滑带土厚度对滑坡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9期
7 黄红英;;浅谈北流市新荣镇滑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7期
8 姚文花;;梅州大埔某残积土滑坡力学性质与稳定性评价[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姜华;尚云飞;胡照广;孙庆斌;张书良;;基于高密度电法的滑坡路段地基勘察与稳定性评价[J];森林工程;2011年03期
10 刘银伟;张绍和;;汪家坪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计算[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1 杨天勇;余先华;;金沙江大陆底滑坡稳定性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年02期
12 郭英华;;四川江安大井加油站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7期
13 张茂省;李同录;;黄土滑坡诱发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14 李晓;张年学;李守定;赫建明;;三峡库区云阳宝塔滑坡西边界的更正与反思——古滑坡鉴别问题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15 王秋军;李治广;高伊航;;付家岩滑坡变形特征及形成机理[J];科技广场;2011年05期
16 吴越;刘东升;陆新;宋强辉;吴应祥;;基于功-能关系的滑坡典型受灾体易损性评估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17 周文;周延奎;;辉县市沙窑乡南坪村滑坡体稳定性计算评价及治理工程措施[J];绿色科技;2011年07期
18 左永振;张婷;丁红顺;;P_5含量对滑坡体砾质土的力学性质影响试验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19 张泳雄;;珠海某高速公路滑坡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8期
20 周雪峰;;降雨诱发滑坡变形机理分析[J];勘察科学技术;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满潮;崔政权;姚爱军;王旭春;;三峡库区滑坡研究新进展[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胜;陈礼仪;袁进科;吴丽;;植物胶冲洗液在三峡库区滑坡勘察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唐红梅;刘厚成;陈洪凯;;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三峡库区岸坡稳定性演化[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衡秋;;三峡库区万州驸马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铁帅;;开发三峡库区气候资源建三峡库区蔬菜示范基地[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6 王尚庆;严学清;王凌;;滑坡险情预警预报方法研究——以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为例[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孙东晖;刘建磊;;三峡库区土门子滑坡成因机制分析与稳定性评价[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帮文;焦向阳;;滩坪滑坡防治工程大截面抗滑桩施工技术[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9 高星;裴树文;冯兴无;陈福友;;三峡库区的旧石器时代的信息和意义[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钟荫乾;;湖北省三峡库区滑坡勘查中的若干问题[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营;三峡库区具台阶状位移特征的滑坡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刘雪梅;三峡库区万州区地貌特征及滑坡演化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缪海波;三峡库区侏罗系红层滑坡变形破坏机理与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4 雷光宇;三峡库区涉水土质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王志俭;万州区红层岩土流变特性及近水平地层滑坡成因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6 李远耀;三峡库区渐进式库岸滑坡的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7 彭文祥;岩质边坡稳定性模糊分析及耒水小东江电站左岸滑坡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葛华;三峡库区塌岸预测与防治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杜娟;单体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10 戚国庆;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晓;长江三峡库区滑坡体土地开发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于永贵;三峡库区万州、开县段堆积层滑坡发育规律及破坏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岳顺;三峡库区巫山县上西坪滑坡综合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陈萍;三峡库区滑坡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02年
5 杨黎;基于遥感判释的滑坡泥石流空间分布与成因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立明;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与区划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张青宇;三峡库区典型顺层岸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刚;武罐路阳坡里滑坡与隧道的相互作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王其洪;三峡库区蓄水影响下的凉水井滑坡复活机制与稳定性演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10 陈涛;三峡水库运行过程中库岸大型滑坡稳定性演变趋势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维;重庆:滑坡体对三峡旅游安全无影响[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2 记者 孙宇浩;三峡库区滑坡体形成与开采有关[N];中国矿业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正端;锁住滑坡体:抢在156米蓄水之前[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4 记者 谢必如 特约记者 白文起;三峡库区云阳凉水井滑坡险情无大碍[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5 霍志涛;三峡库区滑坡监测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N];中国水利报;2008年
6 王奇;重庆加强三峡库区地灾防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7 郭嘉轩;湖北:三峡库区80个应急地灾防治项目完工[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马秀勤 罗晓辉;高科技为滑坡体治理安上“千里眼”[N];中国矿业报;2009年
9 杨大武、董诏;水电四支队成功开挖汉源滑坡体疏洪通道[N];人民武警报;2010年
10 邵帅;遥感洞察三峡库区生态地质环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