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盔唇瓢虫寄生蜂的初步研究

杨孝龙  郭振中  熊继文  
【摘要】:寄生盔唇瓢虫的寄生蜂有3~4种,最主要的是瓢甲隐尾跳小蜂(Homalotylus flaminiusDalam)。本文对瓢甲隐尾跳小蜂的生物学、寄生率以及在樱花园和桔园中的自然消长进行了调查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秀花;姚洪渭;叶恭银;;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对寄主二化螟幼虫免疫反应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1年04期
2 郭祥令;何余容;潘飞;王德森;罗永丽;;植物挥发物在寄生蜂寄主定位中的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1年03期
3 杨永祥;;苜蓿叶象啮小蜂繁殖与寄生习性初步研究[J];农村科技;2011年06期
4 陈华燕;何嫏芬;郑春红;李盼;易晴辉;许再福;;广东和海南扶桑绵粉蚧的天敌调查[J];环境昆虫学报;2011年02期
5 杨德松;孟玲;李保平;;斑痣悬茧蜂对不同寄主密度斑块的选择和最优搜寻行为[J];生态学杂志;2011年07期
6 曹林;李保平;孟玲;;不同日龄混合柄瘤蚜茧蜂对寄主虫龄的选择及子代蜂发育表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尚禹;孟玲;李保平;;营养和寄主密度对斑痣悬茧蜂搜寻行为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1年03期
8 甘炳春;周亚奎;杨新全;何明军;黄良明;刘丽风;;红脉穗螟寄生性天敌扁股小蜂的人工大量繁殖技术[J];中国森林病虫;2011年04期
9 黄露;杨德松;李保平;孟玲;;斑痣悬茧蜂的飞行能力和野外扩散行为[J];生态学杂志;2011年07期
10 田沛雨;;梨木虱跳小蜂及其保护利用[J];山西果树;2011年04期
11 孙蕊芬;田小青;张先敏;李样聪;全峰;朱麟;;椰甲截脉姬小蜂野外种群与实验种群差异性比较[J];应用昆虫学报;2011年04期
12 陈雯;李保平;孟玲;;斑痣悬茧蜂对斜纹夜蛾不同虫龄幼虫的选择及后代发育表现[J];生态学杂志;2011年07期
13 张翼翾;;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温室和室内天敌的影响[J];世界农药;2011年03期
14 晨露;;梨木虱怎么治[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13期
15 朱雅莉;沙仁柱;;龟蜡蚧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17期
16 ;科学家建立大棚蔬菜烟粉虱防治新系统[J];应用昆虫学报;2011年04期
17 季香云;徐建陶;高慧;蒋杰贤;万年峰;杨建军;;温度、光周期和补充营养对淡足侧沟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11年02期
18 夏红军;丁春霞;傅建炜;李建宇;史梦竹;王沫;;不同色板对果树害虫及天敌的引诱作用差异[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9期
19 巩宝凤;;大豆食心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6期
20 周凌云;王沅江;黄飞毅;黄安平;覃事永;;武陵山区茶树主要病虫调查及防控对策的建议[J];茶叶通讯;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修复;;我国寄生蜂分类研究概要[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2 赵紫华;王颖;贺达汉;;麦蚜及寄生蜂种群对农业景观格局的响应及关键景观因子[A];第二次全国植物抗病虫和病害流行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龚和;王方海;;从生理及分子水平研究寄生蜂和寄主间相互关系的进展[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5年
4 彭正强;陈青;金启安;唐超;温海波;;椰心叶甲及其寄生蜂寄主选择的生物学与生理学基础[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石宝才;路虹;张芝利;;北京地区十字花科菜田蚜虫寄生蜂的研究初报[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6 林莉;任顺祥;邱宝利;;广东地区烟粉虱寄生蜂的种类及分布[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韩宝瑜;李增智;;虫生真菌和寄生蜂对黑刺粉虱的联合控制效应[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C];1991年
8 张礼生;陈红印;王孟卿;张莹;陈长风;王树英;李玉艳;张洁;王伟;;小型寄生蜂滞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樑鎰;錢景秦;;螺旋粉虱寄生蜂之引进繁殖及释放[A];’98海峡两岸害虫生物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1998年
10 黄居昌;季清娥;杨建全;陈家骅;郭庆亮;耿军灵;;我国成功地引进橘小实蝇的优势种寄生蜂——阿里山潜蝇茧蜂[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两种卵育型寄生蜂的寄主取食对其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以及营养生理机制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2 马玲;黑龙江省小蠹虫寄生蜂区系及控制力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3 仇兰芬;危害果树的重要害虫[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4 朱家颖;蝶蛹金小蜂毒液分子特性及其调控寄主分子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陈亚锋;寄生蜂与非适应性寄主之间的发育和免疫互作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焦懿;植物次生物质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控制作用[D];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
7 石宇;不同类型寄生蜂翅面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王小艺;白蜡窄吉丁的生物学及其生物防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9 刘银泉;仓蛾姬蜂觅食行为的经济决策[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张苏芳;植物对斑潜蝇防御的多层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晓霞;草地螟寄生蜂及其对寄主种群的控制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吴素蓉;两种金纹细蛾寄生蜂对外源营养反应及寄主虫龄分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高艳;寄生蜂形态特征和28SrDNA序列与系统发育关系的初步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4 原志华;黑龙江省几种齿小蠹的寄生蜂区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5 冀禄禄;B型烟粉虱两种寄生蜂寄主处理策略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张金钰;生境对金纹细蛾寄生蜂影响及优势寄生蜂空间动态与寿命[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晁云飞;“调节型”和“顺从型”寄生蜂对寄主小菜蛾的生理调控[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赵京芬;中国重要林木食叶害虫寄生蜂(小蜂)调查与分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9 王俊清;枸杞木虱啮小蜂Tamarixa Lyciumi Yang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10 赵勇;山东省美洲斑潜蝇寄生蜂资源调查和优势种的控害潜能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单憬岗 通讯员 慕立忠;我省释放1.7亿头寄生蜂[N];海南日报;2011年
2 王颜梅;海口染病椰树重露新叶[N];海南日报;2007年
3 苏建强;低温伤了寄生蜂 椰心叶甲再肆虐[N];海南日报;2008年
4 王建兰;中国用寄生蜂和病毒攻克美国白蛾[N];科技日报;2007年
5 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科学研究所 朱兴正;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N];云南科技报;2007年
6 邓建华;椰心叶甲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N];海南日报;2007年
7 杨瑞林;早春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N];河南科技报;2007年
8 邓建华王颜梅;椰叶大面积枯黄主因是寒害[N];海南日报;2008年
9 廖述毅;防治椰心叶甲切忌“大意失荆州”[N];海南日报;2006年
10 陈超刘湘洪 田婉莹;二○一○年基本控制椰心叶甲[N];海南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