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V”型羧酸与半柔性混合配体镍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光催化性质

宗子傲  韦依  黄永远  傅心婷  李宗宪  宋延伦  
【摘要】:通过选用"V"型配体2,6-吡啶二甲酸与半柔性配体4,4'-二(苯咪唑基)醚在溶剂热的条件下与镍盐反应,制备出一种新的镍配位聚合物[Ni(pda)(bidpe)(H_2O)]n(pda=质子化的2,6-吡啶二甲酸,bidpe=4,4'-二(苯咪唑基)醚)。研究发现配位聚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光催化材料,可以在紫外光下催化降解有机染料亚甲基蓝/甲基紫。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张春丽;覃玲;郑和根;;以5-氨基烟酸为配体的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质[J];无机化学学报;2014年04期
2 王小艳;;二酸杂核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3年09期
3 钱彬彬;李娜;常泽;卜显和;;多孔配位聚合物: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9年11期
4 黎彧;曾福燃;周峰;李善吉;;由醚氧桥联羧酸配体构筑的铜(Ⅱ)、锌(Ⅱ)和锰(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荧光及光催化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20年11期
5 张剑;王梦蝶;王小峰;谭春红;;两个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4期
6 高玲玲;李梦雪;杜意恩;陈勇强;;基于6-(3,5-二羧基苯基)烟酸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其荧光识别性能(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20年12期
7 刘青;刘萍;;三维银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8 ;配位聚合物应用多领域 推动新材料发展[J];稀土信息;2020年12期
9 刘滨秋;阚晓敏;李小蕙;张巨文;;一个二维同手性双苯并咪唑基樟脑酸钴(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质[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10 ;微孔与磁性配位聚合物研究[J];中国科技奖励;2013年03期
11 赵嵘;李艳军;丛野;张江;董志军;袁观明;崔正威;李轩科;;1,2,3-三唑二羧酸镉(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性质[J];人工晶体学报;2019年05期
12 ;一种铜(Ⅰ)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8年03期
13 卓倩;孔飞;杨文卿;许丽洪;陈庆华;;丁腈橡胶/无机金属盐配位聚合物的配位数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14 宋娟;杨守洁;任传清;史娟;葛红光;姜敏;;吡嗪基联吡啶锌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及发光性质[J];人工晶体学报;2017年07期
15 程阿超;韩阳;冯光亮;户艳平;张瑛;;一维金属铁有机配位聚合物的乙烯选择性四聚催化性能研究[J];中国科学:化学;201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童莺;冯云龙;;不对称三羧酸配体构筑的多孔配位聚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王素娜;王大奇;窦建民;李大成;;基于对羧基苯乙烯酸配体的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功军;高凤仙;阎世平;;钠离子诱导的三个新奇的异金属配位聚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晶体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姜祥;寇会忠;;基于镍(Ⅱ)大环构筑模块的多孔配位聚合物[A];第七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5 董喆;张亚男;刘芮廷;王尧宇;;基于柔性羧酸配体构筑的螺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彭衍强;窦建民;王素娜;;具有四连接的穿插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王冬梅;张丽荣;霍启升;刘云凌;;基于四核铜和四氮唑羧酸的类沸石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3分会:晶体工程[C];2014年
8 高嵩;范瑞清;;温度和溶剂对镉-异烟酸配位聚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9 李慧军;贾艳媛;喻浩;侯红卫;樊耀亭;;基于三核铜簇单元的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磁性研究[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婷;窦建民;王素娜;;一个结构新颖的(3,4)-连接的五节点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1 张正华;朱惠芳;孙为银;;三维孔道结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2 马丽;杨进;刘莹莹;马建方;;三氮唑卟啉配位聚合物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墙报[C];2017年
13 李焱恺;张隽佶;胡军;刘洪来;;光致变色无限配位聚合物的构建及其氨气探针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七分会:光化学[C];2016年
14 胡月;史发年;;含钴镝金属配位聚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六分会:金属有机框架化学[C];2016年
15 李舟洵;陈珍霞;周亚明;;钴锰十二核簇构筑的多孔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A元素无机化学[C];2015年
16 周学军;张杰;;基于光致变色联吡啶嗡盐构筑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7 詹顺泽;李丹;;含一维吡唑铜(Ⅰ)链的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8 鲁统部;;孔状配位聚合物[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9 刘遂军;薛丽;曾永飞;胡同亮;卜显和;;以多核簇为次级构筑单元的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磁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0 梁玮玮;黄晓春;;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新铭;多配体镓和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马景新;多羧酸配体金属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田歌;新型金属—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彭艳芬;4位取代三唑配位聚合物的构筑、结构和光催化[D];苏州大学;2016年
5 曲玲玲;基于柔性芳香多齿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杨庆凤;含羧酸与氮杂环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刘波;吡啶羧酸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8 朱霞;含唑基多齿柔性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段金贵;酰胺基因修饰芳香有机多酸的孔性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陈威;基于芳香羧酸的稀土配位聚合物的构筑与发光调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11 吴智磊;基于大共轭吡啶羧酸的功能配位聚合物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12 郑柏树;插入功能基的孔性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能源环境相关气体吸附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3 滑继爱;基于1,3,5-三(1-咪唑基)苯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4 杨进;金属—有机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5 郑绪彬;铜/银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和后修饰及其荧光检测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16 王平;稀土金属有机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7 郑利娜;含氮杂环羧酸双功能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18 燕阳天;基于异构五羧酸及氮杂环羧酸配体配位聚合物的构筑与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19 白楠楠;基于含氮羧酸及联苯羧酸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吸附分离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20 张小飞;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行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贺;基于含氮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7年
2 权俐;羧酸和含氮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3 曹磊;基于芳香族多羧酸和多吡啶配体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4 张国强;基于对称席夫碱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性质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魏苏娜;基于含氮羧酸配体的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6 田小燕;含氮二齿配体构筑的四氰合金属基配位聚合物的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珺;多功能稀土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8 郭胜男;二价金属系列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国楠;基于V型芳香羧酸配体和氮杂环羧酸配体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于长玲;含羧酸类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1 李霞;稀土—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12 王丹;复合配体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13 张耀文;基于d~(10)过渡金属构筑配位聚合物及多孔卟啉类聚合物及其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20年
14 陈东;基于四唑类衍生物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5年
15 张培培;氮杂环与羧基桥联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D];江南大学;2011年
16 尚伟丽;肼基桥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性质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7 尹伟荣;新型过渡金属—二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吉林大学;2008年
18 汪航;酰胺基修饰多孔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气体吸附性能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19 阚晓敏;含氮羧酸基铜—稀土异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20 张苗苗;基于芳香族吡啶—三唑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