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测温技术在地温场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换热功率计算通常采取热响应试验的方式,仅仅通过热响应试验方式无法直观反映地下不同介质换热性能的差异,光纤测温系统恰恰能弥补这种不足。光纤测温监测与热响应试验相结合这种新技术的应用,在黄泛平原尚属首次,论文通过热响应试验期间的光时域光纤监测,取得了翔实数据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岩土层介质的换热性能,采取了光纤地温测量这种新型监测手段,对换热试验前及试验期间地温场变化进行了监测,对合理利用浅层地温能这种新能源提供了参数支持。
|
|
|
|
1 |
史启朋;;汶泗河冲洪积扇松散层现场热响应试验数据分析及应用——以兖州市南郊试验场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14年02期 |
2 |
黎雪梅;高宝珠;田光辉;李广国;;天津中新生态城地源热泵原位热响应试验研究[J];地下水;2009年04期 |
3 |
林世辉;龚育龄;;冀中坳陷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4 |
何国幸;胡玉禄;魏嘉;赵琳;;华北地温场特征[J];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
5 |
云武,徐志斌,王文侠;涟源凹陷古地温场特征及其与构造的关系[J];湖南地质;1995年03期 |
6 |
赵志根;不稳定地温场的有限差分模拟[J];安徽地质;2002年01期 |
7 |
林向芳;;控制影响地温的因素[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23期 |
8 |
袁林川;;豫东地区地温场特征的探讨[J];河南地质;1990年03期 |
9 |
雷芳,董治平,刘宝勤,马兰花,赵仪全;甘宁青地区地温场及其与地震的关系[J];甘肃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
10 |
任斗金,郑民刚;山西祁县隐伏岩体对地温场的影响[J];中国煤田地质;2000年03期 |
11 |
林向芳;;矿山地温场的形成和地温分布规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01期 |
12 |
周春景;吴中海;;滇西大理至瑞丽铁路沿线地温场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2年Z1期 |
13 |
刘彩波;胡安焱;黄景锐;李霞;;西安市浅层地温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下水;2013年02期 |
14 |
邵亚红;姚多喜;鲁海峰;王康;;丁集矿区地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煤矿开采;2013年06期 |
15 |
席培胜;王兴;;热-渗耦合的井抽灌系统对地温场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
16 |
卢玲玲;秦勇;郭晨;;黔西补作勘查区现代地温场及煤层受热温度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3年10期 |
17 |
王广才,李竟生,黄国刚,陈遂斋,刘贵平;平顶山矿区十三矿地温场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勘察;2002年01期 |
18 |
蔡英,王冬梅;唐乃亥流量年变程分型与地温场的相关分析[J];高原气象;1996年04期 |
19 |
马刚;常恩祥;周瑞良;胡景江;张业成;张奕夫;;华北平原北部地温场特征及其形成条件的初步探讨[J];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1983年00期 |
20 |
刘峥;扈志勇;杨超;刘君;王顺虎;;银川市浅层地温场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探讨[J];宁夏工程技术;201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