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所至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21例接受GP或GC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当血小板下降至≤50×109/L时,治疗周期给予rhIL-11 50μg.kg-1.d-1,皮下注射,连续用药,当血小板≥100×109/L,停药;对照周期单纯用化疗,两个周期化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周期血小板最低值为(30.58±10.10)×109/L,对照周期为(20.36±9.21)109/L(P0.005);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的时间,治疗周期为3.34天±2.61天,对照周期为5.19天±2.34天(P0.005)。治疗周期没有患者出现出血倾向,没有输注血小板,对照周期有6例出现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6例输注血小板。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水肿、乏力及感冒样症状等。结论: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所至的血小板减少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安全。
|
|
|
|
1 |
张俊红,邓涤,谢丛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5年03期 |
2 |
陈萍;李晓;尹序德;卢进;;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J];肿瘤预防与治疗;2008年03期 |
3 |
鲁惠敏;鲁会卿;王景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
4 |
李海荣;;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20期 |
5 |
奚蕾;夏德洪;沈伟生;姚勤红;;益髓方预防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19期 |
6 |
王开泰;陆红娟;;重组人白介素-11对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恢复的效果[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7年06期 |
7 |
于轩;于俊杰;;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3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0期 |
8 |
杨明华;夏炳森;闫勇;张曦;;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年12期 |
9 |
陈占红;黄健;楼彩金;王晓稼;;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04期 |
10 |
张莉莉,胡赛男,吴剑秋,潘良熹,冯继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实体瘤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05年17期 |
11 |
彭嵘;邓云;杨黎娟;;rhIL-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年15期 |
12 |
孟琼;温泉;傅万海;;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09期 |
13 |
李玉齐;刘魁凤;舒阳春;温宗秋;;不同剂量白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21期 |
14 |
李方;史宏刚;杨俊兰;焦顺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Ⅱ期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2007年05期 |
15 |
高大泉;钱申贤;施鹏飞;谭俊峰;刘利蓉;陈况;黄细莲;;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年07期 |
16 |
尚学琴;杨玲;王继营;俎云芬;辜学忠;赵景娟;;RhIL-11治疗前后白血病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的改变及意义[J];云南医药;2010年03期 |
17 |
周维顺,谢长生,吴良村,沈敏鹤,陈培丰;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15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7年02期 |
18 |
陈超;郭代红;季晓英;王玉玉;朱曼;;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临床应用综合评价[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年01期 |
19 |
邵志坚;秦叔逵;王琳;钱军;何泽明;刘秀峰;;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年02期 |
20 |
卢介珍
,陈鹏,叶勇智,廖顺松,吴云子,刘可期
,卢启应,詹颖;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3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