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例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7年来心肺复苏(CPR)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急诊科复苏的238例院前及院内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比较自主循环恢复(ROSC)成功组和失败组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病因、肾上腺素用量等。结果全部患者ROSC成功组占8.4%,两组CPR开始时间(从心跳骤停至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上腺素用量、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R成功率较低与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发病地点及复苏方法密切相关。结论 CA患者成功率较低,与"生命链"未彻底落实及急救水平低有关,普及全民急救知识,加强完善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
|
|
|
1 |
辛正宏;梅林;;238例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1年06期 |
2 |
蓝荣叁;罗宝权;;心搏骤停42例院前现场急救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15期 |
3 |
韩文斌;李广罡;宋斌;刘巍;;心搏骤停脑复苏成功42例分析[J];人民军医;2011年08期 |
4 |
廖裔学;阮海林;;院前心搏骤停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年21期 |
5 |
徐顺法,石湘芸;心搏骤停51例院前紧急救治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
6 |
卢幸丽;;1例心搏骤停44min心肺复苏成功病例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年05期 |
7 |
李雄文;麦峰;黎东眉;莫东;于晓钧;董承武;;转运过程中心搏骤停23例复苏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10期 |
8 |
刘媛媛;雷燕;闫瑞瑞;;心肺复苏中亚低温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2011年27期 |
9 |
成俊芬,邓活,谌雪春,邵效,刘滨,马田就,骆永文;急诊科心肺复苏结果的5年回顾[J];医师进修杂志;2004年13期 |
10 |
占云芬;董师琴;;心肺复苏后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10期 |
11 |
陆满红;;心搏骤停96例急救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29期 |
12 |
杨丽云;1例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健康教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9期 |
13 |
谭显武;谢素红;覃立行;;心搏骤停时心肺复苏30例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年04期 |
14 |
兰频;江洁;陶杰;;成功心肺复苏43例临床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1期 |
15 |
徐丽;郑华;;255例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7年09期 |
16 |
叶秀敏;;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36期 |
17 |
林朱森;王雪飞;刘树元;陈瑞丰;王立秋;;纳洛酮对心搏骤停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心肺复苏的影响研究[J];安徽医学;2011年03期 |
18 |
李培杰;陈天铎;董晨明;;心肺复苏新认知[J];临床急诊杂志;2001年01期 |
19 |
赵丽;王平;;132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
20 |
成俊芬,骆永文,刘露,练映霞,潘艺燕,冷广曦;心肺复苏中血浆内皮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动态观察与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