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主义的证据开示制度与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建立
【摘要】:证据开示制度是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的重要内容,是控、辩、审三方三角结构的内在要求,是平衡控辩双方诉讼资源和攻防力量的基本手段。随着我国刑事庭审方式由法宫主导的审问制向控辩双方积极推进的对抗制转变,建立我国的证据开示制度,明确检察机关和辩护人证据开示的范围、程序和法律责任,不仅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而且成为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成功的重要制度保障。
|
|
|
|
1 |
蒋石平;美国和日本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比较研究[J];政法学刊;2004年04期 |
2 |
周丽;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
3 |
田承春;当事人主义的证据开示制度与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建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
4 |
赵志坚,侯晓焱,庄燕君;证据开示制度试行状况之实证分析[J];人民检察;2004年01期 |
5 |
石磊,郭丽;对我国采纳证据开示制度的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6 |
宋英辉,魏晓娜;证据开示制度的法理与构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04期 |
7 |
薛贵滨;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
8 |
车丽华,魏建文;试论证据立法中的证据开示制度[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S1期 |
9 |
吴四江;我国刑事案件证据开示制度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5年01期 |
10 |
顾卫平,石汉慈,许利飞;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之重构[J];政治与法律;2002年05期 |
11 |
黄松有;证据开示制度比较研究──兼评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的证据开示[J];政法论坛;2000年05期 |
12 |
韩亮;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的“提前相遇”与“互相封锁”——证据开示有关问题的探讨[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13 |
罗桂林;构建中国刑事诉讼中证据开示制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4 |
王银梅;对建立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
15 |
马俊;建立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6 |
徐英荣,吴立德;试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建构[J];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
17 |
肖进成;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建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
18 |
孙长永;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与证据开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9 |
韩亮;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探析[J];人民司法;2002年12期 |
20 |
刘文,田凯,胡晓明;建立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几点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