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人工鱼礁的饵料效应(一)

刘同渝  
【摘要】: <正> 1982年在人工鱼礁研究课题立项之初,曾有人提问:现在海上已经有很多礁石还需要投入工鱼礁吗?还有人提出:人工鱼礁最多只能吸引一些礁盘鱼类,值得大张旗鼓的建设吗?刚开始时我们仅有些书本知识不足以回答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传燕,黄宗国,郑成兴,林盛,王建军,严颂凯;大亚湾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1年01期
2 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南方水产;2008年01期
3 杨宝清;王树田;王熙杰;孙利元;王云中;;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情况调查报告[J];齐鲁渔业;2007年05期
4 胡福祥;;日本的人工鱼礁[J];河北渔业;1980年01期
5 李豹德;;改造沿海渔场的一项根本措施人工鱼礁建设[J];海洋渔业;1981年05期
6 ;小型鱼礁起吊器[J];中国水产;1986年07期
7 朱志文;;人工鱼礁在国外更名[J];现代渔业信息;1990年09期
8 李庆怀;人工鱼礁 大有希望[J];海洋渔业;1994年05期
9 杨吝;地理信息系统辅助人工鱼礁地点选择[J];南方水产;2002年11期
10 杨吝;;《中国人工鱼礁的理论与实践》出版[J];现代渔业信息;2006年01期
11 林小涛;;人工鱼礁的生物学机能[J];水产科技;2001年03期
12 陈思行;;人工鱼礁的发展与现状[J];中国水产;1984年09期
13 任为公;人工鱼礁设置技术浅说[J];中国水产;1985年11期
14 陈瑞海;;台湾建造人工鱼礁[J];现代渔业信息;1987年06期
15 陈秀玲;高玉坡;刘绍成;远全义;;浅海人工鱼礁建设势在必行[J];河北渔业;2008年04期
16 丁刚;陈漪;;人工鱼礁[J];知识就是力量;2008年09期
17 陈明耀;;北海投放鱼礁200座[J];海洋渔业;1981年02期
18 陈晓军;;鱼儿的乐园——人工鱼礁[J];中国水产;1984年08期
19 吴斌昌;金县人工鱼礁与游钓[J];中国水产;1986年11期
20 ;第二次全国人工鱼礁会议在广州召开[J];中国水产;198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成伟;;人工鱼礁水动力场水槽试验研究[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09年
2 刘健;许柳雄;张硕;黄洪亮;;人工鱼礁礁体阻力系数的模型实验研究[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林军;叶灵娜;章守宇;;人工鱼礁组合流场效应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磊;唐衍力;黄洪亮;;人工鱼礁基本设计与礁区管理的初步研究[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郑延璇;关长涛;;星体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尹增强;章守宇;;资源保护型人工鱼礁生态效果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刘长东;万荣;于晴;唐衍力;黄六一;;基于GIS的人工鱼礁选址研究[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影响因素研究概况[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张硕;孙习武;刘健;张虎;;海州湾海洋牧场海域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刘西华;;稳妥建设人工鱼礁 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昭阳;人工鱼礁水动力学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陈应华;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应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3 齐占会;桑沟湾贝藻养殖区附着生物生态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4 邢荣莲;海洋底栖硅藻的筛选、培养和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张立斌;几种典型海域生境增养殖设施研制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6 李二超;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理影响及其营养调节[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国强;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摄食行为生理生态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蒲新明;中华哲水蚤夏季在南黄海的生活策略[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9 张学雷;滤食性贝类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养殖容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许强;贝藻混养系统中贝类食物来源的定量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利元;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效果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马丽;人工鱼礁建设过程管理及礁区管理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杨柳;海州湾人工鱼礁区浮游生物变动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4 张磊;俚岛人工鱼礁生态养护效果及其生态系统综合效应的初步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司英杰;人工鱼礁的法律规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盛化香;崂山湾人工鱼礁区底栖大型海藻群落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徐浩;山东莱州朱旺港人工鱼礁生态养护效果初步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吴建;近海人工凸体保滩促淤的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童武君;基于GIS的人工鱼礁管理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10 王磊;人工鱼礁的优化设计和礁区布局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翩翩实习生 郑舒;改善海洋生态 增加聚鱼效果[N];珠海特区报;2008年
2 陈楚荣;广东人工鱼礁建设成效凸显[N];中国渔业报;2008年
3 记者 陈翩翩;全省已建成人工鱼礁区10座[N];珠海特区报;2008年
4 实习生 梁丁 记者 孟瑞君;我省鼓励社会投资建生态型人工鱼礁[N];河北日报;2009年
5 李力;河北规范人工鱼礁建设[N];中国渔业报;2009年
6 关键 庄世鹏 贾春斌;修复海洋生态 营造海底森林[N];深圳商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韩光亮 通讯员 丁健 王暖国;青岛开建万亩“海底牧场”[N];青岛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李庆石 通讯员 唐治宇 陈旭东;辽西海域人工鱼礁形成群落[N];中国海洋报;2009年
9 记者 李万东;2450个人工鱼礁陆续投海[N];辽宁日报;2009年
10 ;民进葫芦岛市委:人工鱼礁建设应纳入公益事业性用海[N];友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