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PHC长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
【摘要】:以软土地区长径比超过60的PHC长桩为对象,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PHC管桩单桩荷载-沉降的GM(1,1)模型以及相应的精度校验和承载力校验标准,利用工程桩的有限实测数据进行PHC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结果表明:对软土地区长细比超过60的PHC长桩,无论其Q-s曲线是缓变型还是急降型,模型的预测精度均较高,能满足工程要求。
|
|
|
|
1 |
焦文宇;章光;李亚阁;毛伶俐;;水泥粉喷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J];土工基础;2008年04期 |
2 |
冯伟;姚迪;;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J];水运工程;2011年10期 |
3 |
唐其贵;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4 |
单海银,李飞,程鹏环,董国兰,郝子进;时效性对单桩极限承载力影响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2年01期 |
5 |
李飞,程鹏环,董国兰,郝子进;时效性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02年03期 |
6 |
曾国红;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初步实践[J];山西建筑;2002年04期 |
7 |
李飞,程鹏环,董国兰,郝子进;时效性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8 |
赵武;关于谨慎对待用高应变作为单桩极限承载力验收依据的建议[J];工程质量;2003年05期 |
9 |
邓建刚,傅旭东,罗云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J];勘察科学技术;2003年02期 |
10 |
周恺华,李志斌,叶观宝,徐超;单桩极限承载力实例分析灰色预测[J];上海地质;2004年02期 |
11 |
叶彬,蒋军,胡琦;预应力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2期 |
12 |
唐海威;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J];交通标准化;2005年Z1期 |
13 |
胡琦;蒋军;严细水;陈云敏;;回归法分析预应力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14 |
赵俭斌;孙云飚;耿东阳;孙传胤;李峰;;静力法估算静压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方法的研究[J];工程勘察;2008年04期 |
15 |
王军涛;;灰色理论在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08期 |
16 |
周晓杰;;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分析[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17 |
周宇星;韩爱民;;基于逆斜率法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分析[J];建筑施工;2012年04期 |
18 |
曾照明;王石;张友林;;多种方法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对比分析[J];山西建筑;2012年25期 |
19 |
梁沙莎;;基于模式搜索法改进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灰色预测模型[J];价值工程;2012年32期 |
20 |
赵抚民;;桉刚度比率求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9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