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两次西南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王中  倪超  徐进明  廖晓荔  
【摘要】:通过应用实况高空资料及计算的物理量对发生在重庆同一地区的两次西南低涡区域大暴雨的环流背景、中尺度低涡移动条件和内部结构等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两次过程均为以西南涡为主要影响系统,但由于其环流背景以及低涡强盛期涡内部的结构存在极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其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的不同,进而使强降雨的走势存在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对由于西南涡而产生的重庆区域性暴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水泉;一次西南涡暴雨的诊断分析[J];贵州气象;1995年06期
2 杨望月,李菁,林开平,林健玲,董良淼,黄香杏;广西盛夏西南涡暴雨特征及应用数值预报产品作落区预报的研究[J];广西气象;2000年02期
3 周春花;顾清源;何光碧;;高原涡与西南涡相互作用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气象科技;2009年05期
4 施望芝,金琪,郭施;湖北境内一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湖北气象;2003年04期
5 潘忠义;王桂春;;绥中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6 徐亚梅;低空急流的加强对深厚西南低涡发展及稳定维持的作用[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1期
7 赵桂香,李新生;低涡与晋中夏季暴雨[J];气象;2002年12期
8 覃丽;寿绍文;刘泽军;陆汉城;;一次“北涡南槽”型广西强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7年01期
9 张腾飞;张杰;马联翔;;一次西南涡影响云南强降水过程分析[J];气象科学;2006年04期
10 刘毅;王欢;牟容;杨雪梅;邓承之;刘婷婷;;重庆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9年S1期
11 黄爱星;;台风“黑格比”的结构与武鸣暴雨诊断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年S1期
12 梁明增;黄骏;许丽华;朱金菊;;张家界“6.8”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9期
13 孙伟;一次突发性暴雨的诊断分析[J];陕西气象;2003年02期
14 杜晓玲,李登文,兰伟;1995年6月30日至7月2日暴雨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1996年01期
15 段旭,许美玲,孙绩华,杨明珠;一次滇西南秋季暴雨的中尺度分析与诊断[J];高原气象;2003年06期
16 郝齐芬,宁德峰,康绍军,王浩汤;数值产品在2003-06-22大暴雨预报中的释用[J];河南气象;2004年01期
17 杨淑群;一次川西阻塞性特大暴雨的诊断分析[J];四川气象;2002年02期
18 罗桂湘,林开平;广西春季一次大范围暴雨过程的中尺度诊断分析[J];广西气象;1997年S1期
19 李艳,王志利;HLAFS资料对“8·11”暴雨的诊断分析[J];山东气象;2000年01期
20 钟兴华,宋培玲,吕小平;1998-08-04新乡市大暴雨个例分析[J];河南气象;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孙建华;高阳华;陈艳英;;两场西南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2 杨群;李海燕;毛坚强;;一次梅雨期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诊断分析[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3 章征茂;沈桐立;马月枝;;“05.8”十堰大暴雨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4 冯新;施望芝;;对2005春季湖北省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A];第三届湖北省科技论坛气象分论坛暨2005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5年
5 张雪民;高省莉;叶林茂;任轶;;三门峡市“817”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张晓东;;一次北上热带气旋降水的湿位涡分析和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曲晓黎;;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物理量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共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吴全省;罗菊英;郭奕涛;;对恩施自治州2007年初夏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A];2007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全省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7年
9 马月枝;;2010年7月19日新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毅;王欢;牟容;杨雪梅;邓承之;刘婷婷;;“080722”重庆地区暴雨天气过程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平原河网区暴雨致洪的水文气象预报模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2 黄秋安;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阻抗谱建模与诊断[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岩瑛;祁连山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刘中培;农业活动对区域地下水变化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5 岳彩军;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的改进及对1997/1998 El Nino事件的模拟与诊断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6 卢萍;2003年8月川西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6年
7 徐增丙;基于自适应共振理论的混合智能诊断方法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顾泽旭;基于CT三维重建的正颌外科诊断分析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系统的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9 韩亚娟;基于马氏田口的多元系统稳健性优化与诊断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罗炯;自行车测试车研制及踏蹬技术诊断分析系统软件的开发[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运成;川北“05.7.18”大暴雨的湿Q矢量诊断分析[D];兰州大学;2006年
2 刘志雄;“98.6”华南暴雨过程中干侵入的影响及诊断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3 林两位;2004年“艾利”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4 刘汉华;0509号“麦莎”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5 王建鹏;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6 王巍巍;气旋性降水与台风性降水的数值模拟及特征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7 刘佳;一次西南地区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8 万明波;“0504”沙尘暴个例诊断分析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王莉萍;一次冷涡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10 王淑云;干侵入在环渤海地区秋季暴雨中的作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原;成都高原所开展西南涡加密观测试验[N];中国气象报;2011年
2 刘如春;重点是防台风暴雨诱发的地灾[N];广东科技报;2001年
3 陈昕晔;暴雨将至[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记者 姜永育;西南涡加密观测资料助擒四川盆地强降水[N];中国气象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长青;副高和西南涡合力催生大暴雨[N];中国气象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窦中利;出口玉米经受韩国“暴雨”洗礼[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7 胡珠 廖仲祥 周琴 本报记者 段佳;“6·22”武汉暴雨客机坠毁[N];中国保险报;2000年
8 记者 鲍洪俊、陈一鸣;海南遭暴雨袭击军民奋起抗灾[N];人民日报;2000年
9 记者  毛绍清;同业对标走向深化[N];西南电力报;2006年
10 潘晓英;暴雨袭击日本中部地区[N];检察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