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肠膜明串珠菌GX-3产胞外多糖条件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摘要】:为了提高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GX-3的产量,本研究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提高胞外多糖(expolysaccharides, EPS)的产量,优化后EPS的产量达到40.27±1.26 g/L,是未优化前的3.02倍,并筛选得到蔗糖浓度、酵母提取物浓度、无水乙酸钠浓度以及初始pH值对EPS的产量起到显著影响。其次,利用正交试验继续优化产糖条件,结果表明,当蔗糖浓度为7%、酵母提取物浓度为0.6%、无水乙酸钠浓度为0.6%、初始pH值为7时,EPS含量最高,为50.76 g/L,比优化前提高了3.81倍。此外,GX-3 EPS对大豆油和葵花油的乳化率较高,分别为(79.35±1.67)%和(74.29±3.71)%。黏度特异性分析表明,该EPS展现出剪切稀释特性,是一种假塑性流体,在低温和中性环境下较稳定。
|
|
|
|
1 |
王刚;刘娟;陈光;郭明珠;;产D-乳酸假肠膜明串珠菌生长特性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05期 |
2 |
陈素明;许丹枫;;用~(13)C和~1H核磁共振方法考察肠膜明串珠菌合成的右旋糖酐的结构[J];微生物学报;1986年02期 |
3 |
王琳琳;郑一敏;胥秀英;傅善权;李杰;周慧;曾品涛;;肠膜明串珠菌的最适发酵培养基筛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
4 |
朱传胜;高玉荣;;肠膜明串珠菌素ZLG85抗菌谱及稳定性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
5 |
王小杰;张华;陈其欣;王星;张淼;谈重芳;;肠膜明串珠菌产葡聚糖与低聚糖及其产物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乳品工业;2019年06期 |
6 |
王希庆;武丽达;张明磊;王刚;陈光;;假肠膜明串珠菌D-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
7 |
刘哲君,王海伟,霍建伟,周锐,姜莹,丁玉萍;肠膜明串珠菌,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的最适培养基的筛选[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8 |
于德水,臧海波,张介驰,沙长青,郭华,田小光,彭万霖;利用肠膜明串珠菌诱变株生产潘糖的研究[J];生物技术;2000年04期 |
9 |
李婧;;肠膜明串珠菌6055合成低聚糖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宁夏农林科技;2013年11期 |
10 |
李文斌;宋敏丽;高荣琨;;肠膜明串珠菌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食品工程;2006年04期 |
11 |
顾双;王向阳;俞兴伟;顾青;;泡菜中产气乳酸菌分离鉴定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6年01期 |
12 |
李大鹏;高玉荣;张凤琴;方舒;彭贞;宋俊梅;;Mesenterocin ZLG8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机制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年21期 |
13 |
李书涛;樊攀;程景伟;杨雪鹏;;肠膜明串珠菌α-葡萄糖苷酶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J];生物技术进展;201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