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惰性多孔介质中预混合燃烧的研究进展

杜礼明  解茂昭  邓洋波  
【摘要】:预混合气在多孔介质中的燃烧与在自由空间燃烧相比 ,在提高燃烧效率、扩展贫燃极限、节约能量和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本文全面归纳了多孔介质预混合燃烧的特点 ,详述了国内外对多孔介质预混合燃烧的研究成果 ,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对今后将要研究方向及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茜;;多孔介质燃烧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节能;2011年04期
2 史俊瑞;解茂昭;李军;李刚;;基于过剩焓函数多孔介质中超绝热燃烧的分析[J];化工学报;2009年06期
3 杜礼明,解茂昭,邓洋波;惰性多孔介质中预混合燃烧的研究进展[J];热能动力工程;2002年03期
4 马世虎,解茂昭,邓洋波;多孔介质往复流动燃烧的一维数值模拟[J];热能动力工程;2004年04期
5 凌忠钱;周昊;李国能;岑可法;;自由堆积多孔介质内超绝热燃烧的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2期
6 李刚;杜晓力;;预混气体多孔介质中燃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李永玲;林其钊;马培勇;唐志国;;内置多孔介质卷式反应器内甲烷富燃制氢的数值模拟[J];热科学与技术;2010年02期
8 史俊瑞;解茂昭;;考虑弥散效应的多孔介质中超绝热燃烧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3期
9 史俊瑞;解茂昭;;多孔介质内往复流动超绝热燃烧的简化解[J];热能动力工程;2006年04期
10 刘宏升;解茂昭;;多孔介质中液体喷雾燃烧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3期
11 张靖周,李立国,孙仁洽;水平空腔多孔介质自然对流各向异性和非达西效应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6年01期
12 雷树业,郑贯宇;含湿多孔介质传热传质三参数渗流模型研究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13 杜建华,王补宣;带内热源多孔介质中的受迫对流换热[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9年01期
14 张志军,杜建华,王补宣;多孔介质强迫对流传热中粘性耗散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8期
15 杨臣;杨昆;刘伟;;采用多孔介质和肋片复合传热强化的数值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6期
16 吴效楠;扈显琦;祁强;;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条件研究进展[J];河北化工;2010年06期
17 常仕维;关于土建织物渗透特性的探讨[J];产业用纺织品;1988年02期
18 路勇,咸海峰,刘伟军;多孔介质干燥过程传热传质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1994年03期
19 蔡睿贤,张娜;多孔介质快速干燥过程热质耦合方程的代数显式解析解[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2期
20 史俊瑞;解茂昭;刘吉堂;李洪涛;王树群;薛治家;;稀预混气体低速过滤燃烧的实验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李英;董凤兰;;多孔介质中泡沫的产生和运移[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郭尚平;于大森;吴万娣;;生物脏器的孔隙率[A];全国第一届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81年
3 张德会;李健康;;多孔介质渗透率在金属成矿学研究中的意义[A];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地质过程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谭文长;;黏弹性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自然对流[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5 李丽;陶果;戴世坤;;弹性波对多孔介质电导率的瞬态影响[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陈瑜;蔡庆东;;基于树网格的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及其在渗流等问题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7 刘雪梅;许友生;;格子Boltzman方法研究竖直多孔介质板内混合对流传热传质问题[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郭尚平;于大森;吴万娣;;生物脏器多孔介质的孔径分布和比面[A];全国第一届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81年
9 陈益峰;周创兵;井兰如;;THM耦合条件下多孔介质的多相流传输过程[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郁伯铭;;分形渗透率模型对于多孔介质的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忠钱;多孔介质内超绝热燃烧及硫化氢高温裂解制氢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8年
2 荣伏梅;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多孔介质REV尺度的流动与强化传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纪朝凤;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缔合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4 邓洋波;多孔介质内往复流动下超绝热燃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李守德;不可逆热力学理论在多孔介质渗流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郑成航;低热值气体多孔介质燃烧机理与工业化[D];浙江大学;2011年
7 史玉凤;多孔介质对太阳池性能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满平;油气储层多孔介质的变形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9 刘慧;多孔介质内预混气体燃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10 郭霄怡;分数阶微积分在量子力学和非牛顿流体力学研究中的某些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芦宁;甲烷在多孔介质中过滤燃烧制取氢气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马世虎;往复流动下预混合气体在多孔介质中超绝热燃烧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景贵成;低渗透油藏多孔介质特征及模拟[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4 李昊;往复式多孔介质燃烧器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刘雅宁;热气机回热器内流动和传热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李永玲;甲烷在内置多孔介质卷式反应器内富燃制氢的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徐维广;自然堆积多孔介质燃烧及换热实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8 王强;基于ANSYS的多孔介质中流动、传热与应力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畅;多孔介质燃烧器的操作参数研究及数值模拟[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10 刘冲;多孔介质流中Coriolis力对对流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刘相东;多孔介质干燥理论与应用并行[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饶文涛;多孔介质燃烧新技术及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3 饶文涛;新一代燃烧技术——多孔介质燃烧[N];中国冶金报;2009年
4 特约记者  王振江 马立玫 盛玉奎;华北采油五厂稠油油藏实现规模化开采[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尹万珠;森林与水的关系:缝隙现象和合力水运动(上)[N];科技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任荃;“绿色”头脑左右创新行动[N];文汇报;2009年
7 王红;精馏技术国家工程中心优势凸显[N];中国化工报;2003年
8 尹万珠;森林与水的关系:改良沙化土壤[N];科技日报;2002年
9 齐欣;特色:立校之本[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田野;采用新技术研究土壤结构[N];科技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