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成型燃料的微观结构观察与分析
【摘要】:玉米秸秆成型燃料是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方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玉米秸秆成型燃料作为试验对象,运用场发射投射电子显微镜(JEM-2100F)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观察,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压缩后的成型燃料致密程度显著增加,减少的是原生物质的孔隙率,其组织结构变得纵横叠加,且层与层之间的空隙较小,连接物无明显界线,结合紧密,断面的形成有相互牵拉的迹象;通过计算分析,玉米秸秆致密成型燃料的相对孔隙率为22.8%,因此,在燃烧过程中应增加氧气的供应量与燃料强制混合。研究为成型燃料燃烧机理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是成型燃料燃烧设备和加工设备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
|
|
|
|
1 |
刘圣勇,张百良,张全国,杨群发,李刚,张敏;玉米秸秆成型燃料锅炉的设计与试验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03年02期 |
2 |
田丁;;GCA成型燃料[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2年01期 |
3 |
刘圣勇,张百良,杨群发,李刚,郭前辉,杨继涛;双层炉排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计与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
4 |
田松峰;薛海亮;付小倩;王亮;;玉米秸秆燃烧特性的实验分析[J];电站系统工程;2008年01期 |
5 |
田松峰;罗伟光;荆有印;薛海亮;;玉米秸秆燃烧过程及燃烧动力学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8年12期 |
6 |
刘敏敏;王述洋;;带二次通风口的炉箅子设计[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8年06期 |
7 |
岳峰;王志伟;郜毅;何晓峰;雷廷宙;;基于模糊数学的玉米秸秆与煤混合燃料特性分析[J];河南科学;2011年06期 |
8 |
王大伟;李争起;赵伟;孟百宏;孙锐;赵广播;朱群益;;空气截面流率对玉米秸秆层燃及NO_X生成的影响[J];太阳能学报;2008年04期 |
9 |
苏俊林;王震坤;矫振伟;;高效洁净生物质锅炉的开发及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9年08期 |
10 |
刘洪鹏;李惟毅;赵卫振;徐浩;王擎;;油页岩干馏残渣与玉米秸秆混烧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
11 |
刘圣勇,赵迎芳,张百良;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理论分析[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2年06期 |
12 |
;《可再生能源》2010年(1~6期)总目次[J];可再生能源;2010年06期 |
13 |
陈鸿伟;庞永梅;王晋权;张郑磊;;催化热解玉米秸秆实验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7年05期 |
14 |
吕学敏;虞亚辉;林鹏;罗永浩;段佳;;典型生物质燃料层燃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2009年03期 |
15 |
华磊;郝庆英;刘圣勇;张璐凡;梁盼;刘亮;郭超;;生物质捆烧锅炉结渣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16 |
蒲舸;张力;王炯;冉景煜;唐强;闫云飞;;生物质与煤矸石混烧特性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
17 |
王学成;;水冷振动炉排秸秆锅炉调研情况[J];林业科技情报;2009年02期 |
18 |
;商情新闻[J];农村养殖技术;2009年18期 |
19 |
林鹏;罗永浩;虞亚辉;陈祎;段佳;;生物质燃烧的气体产物及动力学分析[J];可再生能源;2008年01期 |
20 |
;宁波市将推广生物燃料代替煤和油[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