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纳米晶体低温比热容研究
【摘要】: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将平均晶粒尺寸约为52 nm的纳米铝粉末压制成铝纳米晶体材料。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综合物性测试仪(PPMS)等分析测试手段,表征了纳米铝粉和铝纳米晶体的结构特征,并研究了低温下铝纳米晶体的比热容(Cnano)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表面、晶界等缺陷的影响,铝纳米晶体的低温比热容随温度呈现出明显不同于粗晶的变化规律,其变化关系已不完全遵守德拜T3定律,且呈现出T2.5规律变化。根据纳米晶表面/界面和内部原子对晶格比热容的不同贡献,发现纳米晶相对于粗晶铝的比热容增量在温度80 K左右出现一个峰值。基于铝纳米晶体材料的结构特征和振动模式,本文探讨了产生这些现象的物理机理。
|
|
|
|
1 |
许小红,任引哲,宋波,毛裕文;ZrO_2-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导电特性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8年04期 |
2 |
孙德明;张勤河;柴琦;张明勤;许崇海;;Al_2O_3/Cr_3C_2/(W,Ti)C复合材料化学相容性分析[J];材料工程;2007年09期 |
3 |
赵青;翟洪祥;李翠伟;黄振莺;;热压合成Ti_3Si_(0.9)Al_(0.3)C_(1.95)固溶体材料[J];硅酸盐学报;2008年05期 |
4 |
谭青;梅炳初;周卫兵;王敬平;;三元层状氮化物Ti_4AlN_3材料的合成及微观结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0年01期 |
5 |
周琦;董光远;金孔杰;臧树俊;高海棠;章新民;;AB_2型Laves相Mg(Cu_(1-x)Al_x)_2的结构及其稳定性[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
6 |
邱巨峰,颜玉新;电子探针分析用的La(LaB_6)标样及其应用[J];稀土;1984年02期 |
7 |
张素敏;李焕勇;李培森;介万奇;;Ca~(2+)掺杂γ-La_2S_3多晶的制备[J];人工晶体学报;2010年03期 |
8 |
方文军,厉刚,林瑞森;DSC法测定汽油馏分的低温比热容[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9年01期 |
9 |
李晓云;陈贵巧;丘泰;;钨对AlN基复相材料微波衰减性能影响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6年06期 |
10 |
艾桃桃;冯小明;;Al_2O_3晶须的原位合成与形成机理研究[J];陶瓷学报;2009年03期 |
11 |
周歧发,周桃生,王世敏,邝安祥;铁电锆钛酸铅陶瓷的Sol—Gel制备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
12 |
吕杰,张立同,成来飞,周万城;La_2O_3-Y_2O_3自增韧氮化硅的相转变与晶体生长[J];中国稀土学报;1997年04期 |
13 |
刘雄飞,李晨辉;镀膜对金刚石与结合剂之间结合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1年03期 |
14 |
廖家欣,周庆华,唐贵平,孔凡志;碳化硼的显微组织研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5 |
赖琼钰,卢集政,郑中和;LiMn_2O_4的热压合成及锂脱嵌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6 |
张作泰,赛音巴特尔,李文超;γ-AlON-TiN复相材料稳定性能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