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热带作物多主棒孢种群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分析
【摘要】: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一种全球分布的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寄主范围十分广泛。近年来,该病原菌侵染危害多种热带作物,并在局部地区大面积暴发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翻译延伸因子(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 alpha, EF-1α)、β微管蛋白(β-Tubulin,TUB),对来自橡胶树、木薯、番木瓜和瓜菜等多种热带作物的70株多主棒孢进行种群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利用最大似然法,在相似系数为0.97时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两大遗传类群:类群Ⅰ为国内和一些国外橡胶树的多主棒孢;类群Ⅱ为其他寄主多主棒孢,遗传类群与寄主来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致病力测定表明,多主棒孢种内致病力分化明显,类群Ⅰ的橡胶树多主棒孢仅能侵染橡胶树,不能侵染其他寄主,具有明显的寄主专化性,且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致病力差异不显著。类群Ⅱ的多主棒孢在不同寄主间可以相互侵染,但菌株在致病力和发病症状上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出对其原寄主的高度致病力。多基因序列聚类分析与致病力分化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为研究我国热带作物多主棒孢的种群结构、主要致病型以及为多主棒孢病害的发生、流行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
|
|
|
1 |
张艳华,杜娟,白容霖,胡汉桥,张领兵,王罡;鸭跖草叶点霉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强弱的机理[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2 |
郑子頴;陈仁溥;陈聪敏;;中性红试验及触酶试验与结核杆菌致病力的关系[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57年03期 |
3 |
韦石泉;郑怀民;李桂珍;;水稻白叶枯细菌致病力差异的鉴别及其生理生化反应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1982年01期 |
4 |
彭晓谋,刘多,谢长松,聂崇兴;从环境中分离出致病的自由生活阿米巴[J];湖南医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
5 |
张玉勤;;基因组序列可提供A型链球菌的致病力线索[J];国外医学情报;2003年06期 |
6 |
郑雪芳;陈德局;陈小强;刘波;朱育菁;;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epsD突变菌株的异质性[J];色谱;2018年01期 |
7 |
尹馨;马树杰;李梅;邓国华;侯玉杰;崔鹏飞;施建忠;陈化兰;;PB2蛋白E627V突变可增强H7N9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J];中国农业科学;2018年17期 |
8 |
苏战强;佟盼盼;王栋;马凯琪;张瑾瑜;孙雪;高姣姣;谢金鑫;刘建华;姚刚;;新疆牛源E.coli O157:H7的致病力及PFGE分子分型[J];中国兽医学报;2019年09期 |
9 |
佘菲菲,朱苹,史碧山,周琳瑛,苏东辉,陈月秀;水中幽门螺杆菌的球形变异及其致病力[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年04期 |
10 |
张剑冰;梁平彦;;棉立枯丝核菌的dsRNA与致病力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1992年02期 |
11 |
蔡刘体;刘艳霞;石俊雄;;青枯菌致病力的主要决定因子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5年08期 |
12 |
蓝江林;朱育菁;肖荣凤;杨淑佳;葛慈斌;刘波;;培养基对尖孢镰刀菌非致病力菌株281产孢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9期 |
13 |
池肇春,杨南;幽门螺杆菌毒力和致病力[J];医师进修杂志;2002年04期 |
14 |
招丽婵;苏润环;邓雨修;王东东;杨明柳;李春梅;罗小飞;宋延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TP株P4、P60、P90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及动物致病力试验[J];畜牧兽医学报;2010年06期 |
15 |
王建营,郑小波;恶疫霉致病力和对甲霜灵敏感性的遗传与变异[J];菌物系统;2001年03期 |
16 |
陈化兰,于康震,步志高;一株鹅源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分离株血凝素基因的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1999年02期 |
17 |
张秀平;陈陆;赵军;王川庆;王新卫;常洪涛;刘红英;卢彩景;杨霞;;鸭源鸡杆菌致病力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2014年10期 |
|